發布時間:2025-08-06 關注:
來源:“青行護航”電動車治理實踐隊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2025年7月14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暑期社會實踐隊——“青行護航”電動車治理實踐隊召開啟動儀式,此次項目旨在幫助推送楊凌交通網絡完善,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
青春力量扎根基層,警校協同治理顯成效
2025年7月17日以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曹德旺愛心社80余名志愿者深入陜西省咸陽市楊陵示范區區公安局和李臺街道派出所,開展為期半月的“法治護航·‘電’亮楊陵”暑期社會實踐。在民警指導下,志愿者團隊分赴服務窗口和交通勸導一線,累計協助審核電動車材料200余份、安裝車牌100余副,發放宣傳資料100余冊,服務時長超100小時,以“高校智慧”賦能基層交通治理。

圖為楊凌示范區公安局交警大隊警官對志愿者進行培訓。王曉瑩 供圖
民警點贊:專業素養解難題,服務增效入人心
“咱西農大的學生志愿者就是不錯,既有主意,又有熱情,還有耐心!”楊凌示范區公安局的妙警官高度評價。他舉例稱,志愿者認真細致地審核電動車相關材料,準確無誤地登記車輛及車主信息,并熟練規范地安裝車牌;面對群眾提出的各類政策疑問,志愿者們始終保持耐心,以專業的知識和熱情的態度進行解答,極大地提高了掛牌服務的效率與質量。
圖為志愿者進行掛牌服務。王曉瑩 李嘉盈供圖
圖為志愿者進行登記、整理檔案服務。王曉瑩 李嘉盈供圖
居民反響:知識普及接地氣,
“這些娃娃講得清楚!以前總覺得充電多收幾毛錢是小事,現在才明白飛線充電會引發火災。”國貿小區的張阿姨指著志愿者發放的《創建平安楊凌交通安全宣傳手冊》說。志愿者韓欣如回憶道,“服務中遇到一位上了年紀的大爺,對智能手機操作不太熟悉,線上預約急得直冒汗,我耐心地一步步教他掃碼、填寫信息,完成整個預約流程。”
圖為志愿者對居民進行電動車相關知識普法宣傳。王曉瑩 李嘉盈供圖
育人實踐雙豐收,長效機制再升級
本次活動背后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保衛處長達半年的系統性籌備:自2024年啟動電動車治理專項規劃,通過理論培訓、模擬上崗選拔出一大批志愿者骨干。
曹德旺愛心社負責人拓洋洋表示:“我們在服務中深化了對‘法治護航民生’的理解,每一塊掛上的車牌,都是對交通安全的一份保障。未來計劃與交管部門共建一支宣講團,促使交通法規進社區、進村莊、進中小學,真正做到深入人心,讓志愿行動常態化。”
楊凌示范區公安局交巡警支隊支隊長權小虎指出,此次警校合作是網格化治理模式的創新延伸——以大學生志愿者為紐帶,鏈接公安、社區、居民三方力量,既破解了基層治理資源瓶頸,更培育了社會治理“新生力軍”。目前,雙方正籌劃將電動車治理經驗拓展至校園周邊交通疏導等領域,以“小網格”托起“大平安”。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保衛處處長毛友林表示:“電動車治理是校園及周邊安全的重要環節。保衛處將持續深化與地方公安的協同機制,將此類實踐項目常態化、制度化,把‘社會大課堂’打造成錘煉學生、服務社區的雙贏平臺,為構建更高水平的‘平安楊陵’貢獻西農力量。”
圖為志愿團隊合照。王曉瑩 供圖
志愿微光匯聚星河,
一張車牌串聯警民同心,
一堂普法課澆灌法治新芽,
這群西農學子用汗水在楊陵街頭寫下最生動的實踐答卷。
通訊員 拓洋洋 陳曉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