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08-06 關注:
來源:張鑫億/淮北師范大學
青春助力鄉村振興百村書記采訪成效顯著?
驕陽似火,暑意漸濃,譚套村連片的稻田在風中翻涌著碧浪,村口的老槐樹在烈日下投下斑駁的光影。7 月上旬,作為淮師大“三下鄉” 社會實踐服務隊的青年學子,我們踏上了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此次開展的 “采訪百村書記” 專項行動,實踐隊旨在通過與基層干部的深度對話,深入了解鄉村發展現狀,同時投身鄉村實踐,將所學知識轉化為服務鄉村的實際行動,以青春之力助推鄉村振興事業發展。?
剛剛抵達村落,實踐隊便迅速進入工作狀態,將 “采訪百村書記” 主題置于重要位置,與當地村干部展開了一場深入且富有成效的交流。其中,對王偉書記的專訪堪稱了解譚套發展的關鍵窗口。在專訪過程中,王偉書記圍繞鄉村治理、產業發展、民生改善等多個關乎鄉村發展的核心議題進行了詳細闡述。他著重指出,鄉村工作是 “說難也難,說不難也不難的過程”。這句看似平實的話語,背后蘊含著對基層工作復雜性的深刻認知,也彰顯了基層干部在面對重重困難時堅守崗位的強大力量。?
農業生產作為鄉村發展的根基,始終是實踐隊關注的重點。王偉書記在采訪中明確提到,長期以來面臨著旱災與澇災的雙重嚴峻挑戰。近年來,旱災問題顯著,由于村莊與河流的距離較遠,現有的河流灌溉用水難以覆蓋,導致每年都需要投入一定的資金用于抽水灌溉。值得慶幸的是,隨著抽水工作條件的逐步改善,農業生產因旱情造成的經濟損失較往年已實現大幅減少。
在經濟發展與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王偉書記介紹,近年來的營收態勢總體良好。部分企業的成功入駐,不僅為村莊帶來了資金和技術,更有效改善了往日因資金短缺而導致的抽水困難局面,為農業生產的穩定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在基礎設施建設上,村莊的道路硬化工程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實現了 “路路通” 的目標,極大地便利了村民的日常出行和農產品的運輸。盡管距離 “戶戶通” 的最終目標還有一定差距,但相關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推進中。此外,已有十幾個村民組安裝了路燈,基本滿足了村民夜間出行的照明需求。村莊的綠化建設也成效顯著,村民的門前屋后以及道路兩邊都栽培了大量的綠植,村莊的生態環境得到了明顯改善,整體面貌煥然一新。
水利建設對于鄉村的農業生產和居民生活至關重要。王偉書記表示,譚套村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始終堅持每年開展兩次河道清淤工作,通過持續不斷的治理,確保了河道的暢通無阻,為村莊應對旱澇災害提供了堅實的水利保障此外,王偉書記還強調:“農村主要是以土地做文章,糧食作物與經濟作物的市場價格波動較大,給農業生產帶來了一定的不確定性。但在村常委的正確領導和廣大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村里的經濟始終保持著持續走高的良好態勢。”?
醫療保障是關乎村民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的重要民生工程。王偉書記在采訪中多次提及,譚套的醫療條件已得到顯著改善,新開辦的診所配備了基本的醫療設備和常用藥品,讓村民們無需再為一點小病就長途跋涉到很遠的地方就醫,極大地便利了村民的看病就醫需求。同時,從王偉書記的介紹中得知,村常委為了帶領村民脫貧致富,嘗試了多種不同的致富方法,在不斷的探索與試錯中積累經驗,穩步前行。并且,村常委表示在未來還將繼續加大探索力度,結合村莊的實際情況,尋找更適合的發展路徑,力爭讓鄉親們過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這些信息讓隊員們對譚套的未來發展充滿了期待。?
此次淮師大開展的 “三下鄉” 實踐活動暨 “采訪百村書記” 專項行動,取得了顯著的成效。通過這一系列活動,學子們不僅在實踐中踐行了新時代青年的使命與擔當,為譚套帶來了知識、技術與關懷,切實解決了鄉村發展中的一些實際問題;更通過與王偉書記的深入交流,深刻理解了鄉村發展過程中面臨的諸多困難與挑戰,以及基層干部在推動鄉村發展過程中的堅守與付出。離別之際,村民們和孩子們臉上流露出的不舍之情,充分彰顯了此次活動的深遠意義和重要價值。實踐隊隊員們紛紛表示,將把此次在鄉村的所見所聞所感帶回校園,以此為激勵,不斷加強學習,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和專業能力,在未來的學習和工作中,持續關注鄉村振興事業,為推動鄉村的全面發展貢獻更多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