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緬懷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和革命先烈的卓越功勛,追尋紅色精神的源頭,閩韻星火實踐隊成員于8月2日深入漳州市探訪革命遺跡,將毛澤東率領紅軍攻克漳州的壯烈篇章與孫中山先生為民族復興奔走的足跡鐫刻在心間。
隊員們首站參觀走訪了位于漳州市委機關大院內的芝山紅樓暨毛主席率領紅軍攻克漳州紀念館,重溫革命的崢嶸歲月。在講解員的生動講述下,成員們深入了解了1932年毛澤東率領紅軍東路軍攻克漳州的輝煌歷程。紀念館內,歷史照片、文物陳列與紅色主題微電影《紅軍進漳》交織呈現,再現了紅軍籌款抗日、嚴明軍紀及軍民魚水情深的場景。此外,展館中復刻的毛主席生活場景,令成員們深刻領悟了毛主席吃苦耐勞、為人民服務的偉大領袖精神。
展柜中陳列的算盤、手榴彈、歷史文獻等珍貴文物,默默訴說著當年紅軍以智勇突破敵軍防線、繳獲重型裝備并建立閩南革命根據地的壯舉。“紅軍進漳”不僅是軍事勝利,更是民心所向的見證。成員們深刻認識到了紅色精神的傳承意義,也將始終銘記歷史,堅定共產主義信念,以實際行動踐行革命先輩的奮斗初心。
隨后,成員們來到漳州市中山公園內的孫中山紀念館進行實地調研。紀念館內,隊員們先后參觀了“孫中山生平事跡展”“辛亥革命歷史陳列”和“漳州與近代革命”三大主題展區,通過珍貴的歷史照片、文物和文獻資料,深入了解了孫中山先生為民族復興奮斗的一生,以及漳州在近代革命中的重要作用。從檀香山求學到武昌起義,從《建國方略》的擘畫到臨終“革命尚未成功”的遺言,每一幀畫面都是對民族復興的執著吶喊;館內陳列的孫中山手稿、演講錄音、海外籌款票據等珍品,無一不勾勒出先生“天下為公”的一生。
紅軍攻克漳州的鐵血與孫中山“博愛”精神的交融,構成了漳州獨特的紅色譜系。在參觀過程中,隊員們深刻領悟到革命先輩的愛國精神與奮斗精神,認識到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隊員陳泓穎感慨道:“孫中山先生‘天下為公’的理念至今仍有深遠意義,激勵我們青年一代勇擔時代責任。作為新時代大學生,我們要傳承紅色基因,在實踐中增長才干,服務社會。”
接下來,閩韻星火實踐隊將以此次調研為起點,通過宣講、新媒體等形式宣傳紅色文化,讓更多青年觸摸歷史的溫度,并計劃走訪更多革命遺址,深化黨史學習教育,以實際行動踐行青年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