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挖掘地方文化資源,在藝術浸潤中賦能鄉村振興,2025年7月27日,淮北師范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深耕八皖沃土,云聚紅跡鑄新篇”點亮八皖實踐團隊成員奔赴淮北市劉開渠紀念館,開展了一場主題為“感悟大師風骨·播撒藝術火種”的文化實踐活動。學子們不僅沉浸式學習一代雕塑大師的藝術人生與家國情懷,更將美育課堂延伸至鄉村大地,以實際行動傳承藝術服務人民的崇高精神。

圖為參觀劉開渠紀念館 縱慧琪攝
殿堂瞻仰:于雕塑史詩中感悟大師精神
步入莊嚴肅穆的紀念館,實踐團成員立刻被劉開渠先生波瀾壯闊的藝術人生所震撼。在講解員的細致引導下,師生們系統回顧了先生從淮北鄉村走向藝術巔峰,最終以卓越成就回饋桑梓的奮斗歷程。館內陳列的《淞滬抗戰陣亡將士紀念碑》等大型青銅雕塑,以其撼人心魄的力量,無聲訴說著藝術家用刻刀銘刻民族氣節、謳歌英雄偉業的赤子之心;《農工之家》漢白玉浮雕則深情刻畫了普通勞動者的質樸形象,傳遞出先生扎根人民、情系鄉土的深厚情懷。“人生是可以雕塑的”這句箴言,在件件傳世之作的印證下,深深鐫刻進每一位學子的心田。
薪火相傳:藝術之根深植沃土,青春之力服務鄉村

圖為劉開渠紀念館 縱慧琪攝
此次“三下鄉”活動,跳出了單向參觀的模式,構建了“藝術殿堂沉浸學習 + 鄉村大地實踐育人”的雙向賦能路徑。帶隊教師張教授深有感觸:“劉開渠先生的藝術源于人民、服務人民。我們帶領學生走進紀念館,是尋根鑄魂;走進鄉村課堂,是播火傳薪。這正是對先生藝術精神最生動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