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厚植青年家國情懷,賡續百十榮光,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貢獻青春力量,7月21日,河海大學追光支教實踐調研團在經濟與金融學院黨委副書記趙光好,團委書記亓文娟,團委副書記張婕的帶領下赴安徽省金寨縣開展紅色教育與鄉村振興主題實踐。通過實地參觀與現場教學,引導青年學子在歷史與現實的交匯中汲取奮進力量。

圖為同學們認證聆聽解說

圖為同學們參觀文物
安徽省金寨縣素來有“紅軍搖籃,將軍故鄉”的美譽。7月21日上午,團隊走進金寨縣革命博物館,在講解員深情講述中重溫“將軍縣”的紅色記憶。一件件文物、一幅幅照片讓師生們深刻感悟到“堅貞忠誠、犧牲奉獻”的革命精神。
隨后,團隊來到紅軍廣場瞻仰革命烈士紀念塔,塔身鐫刻的“燎原星火”四字在烈日下熠熠生輝,同學們佇立默哀,百十河海與巍巍大別山同頻共振,青春誓言在松濤間久久回蕩。

圖為同學們觀看大灣村歷史變遷
下午,團隊沿習近平總書記2016年考察路線走進大灣村,見證革命老區脫貧攻堅的滄桑巨變。團隊有幸與大灣村黨總支第一書記余靜進行了面對面交流。余書記分享了自己扎根基層、服務群眾的初心故事,勉勵青年把所學所長化作服務山河的生動實踐。同學們也都備受鼓舞,希望能夠將紅色基因轉化為支教幫扶的實際行動,為祖國的鄉村振興事業貢獻青春力量。

圖為余書記與同學們面對面交流
百十載興學育才,新時代再啟新程。從烽火硝煙到鄉村振興,金寨之行是一堂行走的“大思政課”。河海學子將以革命精神為炬、以榜樣力量為帆,把在金寨收獲的信仰與擔當化作服務人民的實際行動,在支教實踐中點亮更多孩子的夢想,為百十河海續寫生動的青春篇章,讓青春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新征程上綻放絢麗之花。
撰稿:吳夢晴
圖源:姚嘉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