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 “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 的治水思路,積極響應南水北調國家戰略,2025年7月19日至24日,河海大學商學院“智匯水務”實踐團奔赴揚州、鎮江兩地,溯源水利工程源頭、深度聚焦水利工程智慧化建設實效,在實地調研中感悟水利創新發展方案,以商科視角探索水利事業高質量發展路徑。
實踐團成員們先后走訪江都水利樞紐核心工程區,對芒稻閘、邵伯船閘、江都西閘等工程設施進行了實地考察,詳解 “一閘控江淮” 的調度邏輯,深入了解各水閘的功能、運作原理以及在防洪、排澇、灌溉、調水等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
實踐團于源頭紀念碑前合影實踐團走訪鎮江市水利局,聯合信息院“溯源鄉水,益踐新程”實踐團,了解其“規劃—建設—管護—執法” 全鏈條管理運行機制的同時,與農水處、河湖長制工作處、公共管理處等部門負責人展開座談會,圍繞河道建設、基礎工程運維、水利規劃等議題進行深入探討,共探水利治理現代化的“鎮江方案”。會上,水政水資源處副處長林榮玉同志向實踐團深入介紹水權交易廢碎改革、水權收儲、水權核算運行機制。實踐團成員還共同探討了水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模式,共議生態效益核算指標體系、探索“PPP 模式”,聚焦水政建設新方案,共話協同治理新路徑。
實踐團于鎮江市水利局開展座談會
座談尾聲,實踐團與鎮江市水利局舉行授牌儀式,共建河海大學社會實踐基地。雙方共同為基地揭牌,通過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推動水利管理實踐與商科專業教學深度融合,為河海學子提供基層水利調研、政策研究等實踐機會,同時助力地方水利事業引入創新思路與數據支撐。以基地為紐帶,加強校地雙方在人才培養、科研協作、創新創業多方面協同交流,共同為家鄉水利高質量發展貢獻商科力量。
此次實踐,使團隊成員深入了解到水利工程在資源配置、產業協同中的經濟價值,直觀感受到水利建設與產業升級、鄉村振興的聯動效應。團隊成員紛紛表示將持續聚焦水利事業與經濟社會發展的結合點,讓青春在投身江河安瀾的實踐中綻放光彩,以實際行動書寫“求天下學問,做工商精英”的青春答卷,為水利高質量發展貢獻商科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