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的夏天,為深刻貫徹鄉村振興戰略,賦能鄉村兒童全面發展,南京農業大學青苗啟蒙實踐團來到南京市高淳區磚墻鎮,組織了一系列的趣味課程與實踐活動,為鄉村兒童播撒了知識的種子。這次活動展現了不僅為當地兒童提供了更加個性化的教學資源,也展現了南農學子的青年力量。
一、課前準備不可少,巧思趣味俱先行
在課前,實踐團的成員為確保精準對接當地兒童的課程需求,扎實地做好了前期的備課活動。7月7日至11日,團隊完成了詳細的第一周教學計劃。這周課程聚焦鄉村振興與綠色生態保護的融合教育,設計科學科普、愛國教育、文化傳承、文明生活、藝術素養多模塊課程,確保課程能帶給孩子們知識的同時也讓他們感受到實踐團的溫暖。在第二周活動啟動前,團隊同樣圍繞“趣味化、互動性”為課程做了充分的準備。針對第一周的反饋,團隊成員優化了互動模式,增加了手工實踐在課程中的比重,致力于讓孩子們參與到學習中。同時,團隊調整了更適合不同年齡兒童的教課方式,使課程更加通俗易懂。這些充分的準備為成功的實踐活動打下了基礎,讓團隊成員一步步走進孩子們的內心。
二、課程正在進行時,課堂多元趣味盛
第一周,實踐團緊扣兒童認知規律與成長訴求,精細搭建課程體系。其中,科學板塊以“自然探秘”為主線,成員通過“神奇的海底世界”和“植物成長奧秘”課程,揭示了自然界的奧秘,滿足了孩子們對自然世界強烈的好奇心,同時也讓孩子們認識到了海洋保護與土壤保護的重要性。愛國教育板塊以“文化認同”為核心,帶孩子們認識到了民族服飾的魅力。其他板塊亦是內容豐富,寓教于樂。第二周,團隊持續深耕,構建了層次豐富、互動性強的課程體系。其中,文化傳承板塊以“非遺活化”為主線,用植物拓染和詩詞鑒賞帶孩子們走進源遠流長的中國文化,感受幾千年來中華民族鑄就的不朽詩篇。
三、以己為鑒鑄新篇,教育啟蒙道重遠
兩周的實踐應證,鄉村兒童教育啟蒙要接地氣,聯生活。在接下來的時間活動里,團隊成員也會堅定不移的走現有的道路,繼續完善現有的課程模式,拓充知識傳授渠道與媒介,以更加多元的形式開展課堂教學。教育賦能鄉村振興任重道遠,青苗啟蒙實踐團也將背負這重任,秉持初心,用自己的心血在此處澆灌出一棵棵“青苗”,長成日后的茵茵大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