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革命歷史,傳承紅色基因,2025年7月15日,淮北師范大學“紅色基因深植八皖,奮進五年再啟新篇”點亮八皖實踐團的成員前往位于黃山市徽州區的巖寺新四軍軍部舊址紀念館,開展實地調研活動,在歷史實物與場景中感悟新四軍精神。
抵達紀念館后,實踐隊員首先了解了舊址的歷史背景。據工作人員介紹,1938年春,南方八省的紅軍游擊隊在巖寺集結,完成整編為新四軍,開啟東進抗日征程。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里的軍部舊址金家大屋,曾是葉挺、項英、周恩來等老一輩革命家辦公、議事的場所,見證了新四軍從組建到發展的關鍵歷程。
進入紀念館后,一座大型雕塑群映入眼簾。雕塑中,葉挺將軍在馬背上身姿挺拔,手舉手槍,仿佛正引領戰士沖鋒;后方群像里,眾多新四軍戰士與民眾神態各異,有的緊握武器、有的攜手互助,生動展現出戰斗與動員的場景;而在雕塑旁,江澤民同志“鐵的新四軍”這五個紅色題字讓人醒目,在題字的下方有銘文記錄著其歷史意義。實踐隊成員駐足凝視,從雕塑的人物姿態、神情中,直觀感受到新四軍的戰斗風貌與軍民同心的力量,開啟了這場紅色研學之旅,為后續深入了解新四軍歷史、傳承鐵軍精神奠定基礎。
圖為紀念館內新四軍的抗擊雕像
隨后,在講解員帶領下,實踐隊員依次參觀了各個特色展廳。“巖寺集結”展廳通過大量歷史照片、文獻資料和實物展品,詳細展示了紅軍游擊隊突破封鎖、匯聚巖寺的過程。隊員們仔細觀看了當年戰士們使用過的步槍、背包、水壺等物品,以及記錄部隊整編的文件手稿,對新四軍組建的艱難歷程有了直觀認識。

圖為當年戰士們抗戰用過的武器

圖為志愿者在聽講解員講解
而“軍民情深”展廳,則通過大量的雕塑和圖片還原展示新四軍與當地百姓相互支持、魚水情深的感人故事,如新四軍幫助百姓生產生活,百姓為新四軍送物資、情報等,經過講解員的深情講解,實踐隊員對于這種軍民團結一心共御外敵的深厚情誼感到深深的震撼和感嘆。
參觀過程中,實踐隊員隨機采訪了部分游客。其中有本地的老黨員李爺爺表示,自己每年都會來紀念館,通過這些實物和資料,能更真切地感受到當年新四軍的不易,也更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而另一位外地的年輕游客則說,展廳里的全息投影等現代技術讓歷史更生動,幫助年輕人更好地理解那段歷史。參觀結束后,實踐隊員深深地感嘆到,通過此次參觀,對新四軍的歷史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深刻體會到“鐵軍精神”的內涵。實踐隊員表示,將銘記歷史,把握當下,把革命精神轉化為學習和工作的動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國家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