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清晨第一縷陽光刺破川西高原的薄霧,西南石油大學“育在色達”支教隊的隊員們已在色達縣城小學的操場肅立。在海拔近4000米的純凈藍天下,一場意義非凡的升旗儀式莊嚴舉行。鮮艷的五星紅旗在這片校園冉冉升起,宣告著為期三周的暑期支教活動正式啟航,更象征著青春力量與高原教育守望的深情交融。
高原期盼與精心籌備 色達縣城小學坐落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北部的高寒牧區(qū),長期面臨暑期優(yōu)質教育資源匱乏的挑戰(zhàn)。“孩子們渴望知識,渴望了解世界,”校長張靜表示,“但師資和課程結構是主要瓶頸。”
西南石油大學“育在色達”支教隊由兩名資深教師帶領37名優(yōu)秀學子組成。隊長吳李戈強調:“孩子們需要的是連接外界的橋梁和開闊的眼界。”
為此,隊員們提前兩個月投入緊張籌備:進行高原適應性訓練,儲備藥品;更核心的是反復打磨本次暑期三下鄉(xiāng)支教課程體系,涵蓋文化拓展、科學啟蒙、藝術體育、心理關懷及視野拓展。教案精益求精,教具力求輕便實用,甚至預演了突發(fā)狀況下的教學方案。“目標只有一個:讓每堂課走進孩子心里。”
國旗初升:赤子心映高原紅 7月22日清晨8時30分,開營儀式在莊嚴肅穆中開啟。全校師生與“育在色達”支教隊員整齊列隊。
這一刻,成為整個活動的靈魂聚焦點。
主持人石文鑫洪亮宣布:“西南石油大學‘育在色達’支教隊開營儀式暨首次升旗儀式,現在開始!全體肅立,升國旗,奏唱國歌!”
雄壯的《義勇軍進行曲》劃破高原寂靜。在全體深情注視和少先隊員高舉的隊禮中,色達城小護旗方隊邁著堅定步伐走向旗桿。鮮艷的五星紅旗在高原純凈晨光中,沿著嶄新旗桿,第一次在色達城小上空冉冉升起。熾烈的中國紅映襯湛藍天空,莊嚴而奪目。
“看著國旗升起,聽著國歌如此響亮回蕩,我眼眶發(fā)熱,”隊員馬蕊語動情道,“這不僅是升旗,更是無聲的誓言和責任。”高原清風、獵獵旗聲、嘹亮國歌與孩子們清澈目光交織,凝聚成強大精神力量,奠定了此次“三下鄉(xiāng)”支教工作的崇高基調。
誓言鏗鏘與深情寄語 升旗后,全體支教隊員在副隊唐先銓帶領下,面向國旗莊嚴宣誓:
“我志愿以支教教師之名莊嚴宣誓:
做求知之光——點燃好奇,守護童真,讓智慧在夏日生長;
做安全之盾——恪盡職守,時刻警惕,以生命守護孩童成長;
做團隊之帆——同心協力,揚帆共進,用熱愛托舉明日希望;
做鄉(xiāng)土之根——尊重文化,播種夢想,讓希望扎根此方土壤。
我們將以青春之名,
做孩子們奔赴星海的一縷晨光!”
鏗鏘誓言回蕩高原,展現青春擔當。
校長張靜熱情致辭:“希望你們的到來不止帶來優(yōu)秀課程和理念,更為孩子們打開眺望遠方的窗,點燃求知火種。”她強調支教對縮小教育差距、促進民族團結的意義,寄語隊員:“將知識、熱情和愛播撒在孩子心田,這經歷也是你們人生的寶貴財富。”
初心分享與青春之歌 隊長吳李戈分享初心:“通過這次支教活動我認識了與我行走在同一條路上的伙伴,也許我們能帶給孩子的遠不如我們收獲的多,但我認為只要還在堅持做,總是有意義的。”他講述去年支教活動中孩子從羞澀到踴躍的轉變,體會教育溫度:“教育是心與心的碰撞,生命對生命的喚醒。”
儀式尾聲,支教隊員獻上激情合唱《奔跑》。嘹亮歌聲點燃現場,孩子們隨節(jié)奏拍手歡笑。歌聲與飄揚的國旗輝映,傳遞勇往直前的精神,寓意隊員在高原奮力“奔跑”,也寄托對孩子勇敢追夢的祝愿。歌聲、掌聲、笑聲匯成海洋,為儀式畫上充滿活力的句點。
薪火相傳啟新程 開營儀式圓滿落幕,支教活動全面鋪開。全體“育在色達”支教隊員深入班級授課,與孩子們學習游戲;走訪家庭了解需求;與當地教師教研交流;組織文體活動和主題班會。
“育在色達”不止于知識傳遞,更是青春淬煉:讓大學生在艱苦中磨礪意志,在奉獻中理解國情民情。它架起高校資源與高原需求的橋梁,連接青春夢想與童真渴望。高原清晨初升的五星紅旗,如燈塔照亮隊員前路,也照亮孩子們心中對知識、未來和世界的向往。這抹中國紅與志愿藍的交匯,正點亮教育薪火相傳的希望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