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陽下的守護:三下鄉送健康,送溫情七月,廈門醫學院暑期三下鄉“杏林守暖,頤康同行”實踐隊,承載著醫學院校師生的責任與熱忱,駛入了泉州市石獅市錦尚鎮奈厝前村。我們將在這里給老人普及高血壓常識以及八段錦教學。
圖 1圖為奈厝前村文明實踐站景
三下鄉的挑戰:人生地不熟的困難剛來到這個地方由于地處偏僻且恰逢臺風天氣,活動在即而我們的物資遲遲未到,且由于定位偏僻,部分活動成員打車偏離活動現場。這時,一位實踐隊員在活動前及時將物資取回,而其他實踐隊員安撫到來的老人們并贈送解暑扇子。而在健康宣講時由于語言交流障礙,于是我們及時調整策略改用圖文和讓會方言的同學翻譯,這些困難我們都在用自己的努力化解。

圖 2實踐隊員在活動前的準備會議
診臺前的關切:血壓計下的健康密碼簡單的布置后,健康服務點迅速“開張”。幾張課桌拼成的簡易診臺前,身著白大褂的醫學生們迅速進入狀態。血壓計、聽診器、登記表一字排開,成為此刻最引人注目的焦點。
隊員輕柔地為第一位老人張大娘綁上袖帶。空氣泵“嘶嘶”的充氣聲在略顯嘈雜的廣場上顯得格外清晰。實踐隊員一邊安撫,一邊專注地聽著柯氏音。“收縮壓158,舒張壓92,叔叔,您這血壓有點偏高啊,平時有頭暈嗎?” 另一成員邊記錄,一邊關切地詢問。

圖 3圖為實踐隊員為村民測量血壓
類似的對話在幾個診臺前反復進行著。隊員們不僅認真測量、記錄每一次數據,更耐心地傾聽老人們講述身體的不適,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血壓值背后的健康含義,強調規律服藥、低鹽飲食、定期監測的重要性。對于血壓異常的老人,都做了詳細登記,并給出了明確的就醫建議。
樹蔭下的律動:八段錦的養生初體驗測量血壓告一段落,焦點轉移到了一旁空地上。這里,另一組隊員已經排隊整齊,準備帶領老人們體驗國家體育總局推廣的健身氣功——八段錦。
幾位隊員先做了一遍完整的示范。動作舒緩流暢,如行云流水,配合著悠揚的背景音樂(手機播放),瞬間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兩手托天理三焦……左右開弓似射雕……” 伴隨著清晰的口令和分解動作講解,隊員們走到老人中間,手把手地進行指導。鄉親們學得很認真,雖然動作略顯僵硬,但臉上洋溢著孩子般的新奇和專注。白發與青春的身影交織,笨拙卻認真的動作,構成了一幅溫馨而充滿生機的畫面。微風拂過,仿佛也帶走了夏日的幾分燥熱,送來了健康養生的氣息。

圖 4圖為實踐隊員教村民打八段錦
余音:汗水澆灌的希望與未完的守護夕陽的余暉給村莊鍍上了一層溫暖的金色,活動也接近尾聲。短短半天時間,服務隊共為30位老人測量了血壓并建立了簡易健康檔案,其中超過半數存在不同程度的血壓問題。而八段錦的教學現場,從最初的寥寥數人圍觀,到最后有近二十位老人堅持跟著比劃完全套動作,甚至有幾個動作學得有模有樣。
臨別時,透過車窗回望,老人們的身影在夕陽下拉得很長,他們還在揮手。車廂里很安靜,隊員們臉上有汗水浸透的疲憊,但眼中更有一種沉甸甸的滿足和思考。農村老人的健康意識、醫療條件依然薄弱。一次血壓測量,一套養生操,力量雖微,但希望能在他們心里種下一顆重視健康的種子。我們的‘三下鄉’,不僅是服務,更是學習,是感知肩上的責任。

圖 5圖為實踐隊合照
作者:李詩淇
實踐隊伍:“杏林守暖,頤康同行”實踐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