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炎熱的暑期,巢湖學院教師教育學院“藝術點亮鄉村共繪振興畫卷”實踐團的學子們懷揣著對鄉村的熱愛與對實踐的熱忱,踏上了前往郎溪縣的“三下鄉”旅程。2025年7月2日至7月8日,團隊在新和村開展了以墻繪創作為主的社會實踐活動,用色彩點亮鄉村角落,用青春力量助力鄉村振興,這段經歷不僅讓學子們深入感受了鄉村的魅力,更在實踐中收獲了成長與感動。
圖為實踐團出發前在校大門口的合照
7月2日,實踐團成員們帶著期待集結出發。清晨的陽光灑滿校園,大家在學校門口拍下出征合照,隨后前往巢湖東站,乘坐高鐵奔赴郎溪。抵達后,舒適的住宿條件讓大家倍感安心,雖因夏日驕陽推遲了下午的墻繪計劃,但成員們養精蓄銳,對接下來的活動充滿憧憬。
圖為實踐團抵達郎溪南站的合照
7月3日,實踐團正式與新和村見面。在郎溪縣政府安排的車輛護送下,成員們聆聽著司機師傅對郎溪風土人情的介紹,感受著這座小城的獨特韻味。村書記在會議室里熱情接待了大家,從非遺手工藝品到特色農產品,從村莊歷史到振興新貌,他的介紹讓成員們對新和村有了全面了解,那句“希望你們的畫筆,能讓新和村的美被更多人看見”更是讓大家充滿動力。
圖為實踐團到達新和村的合照
在年輕主任的帶領下,成員們找到了三面適合創作的墻面。烈日炎炎下,大家如尋寶般興奮,回到會議室后,圍繞墻繪主題展開熱烈討論,最終確定了創作方向。考慮到正午太陽毒辣,大家約定次日清晨五點再開始繪制。
7月4日凌晨四點多,成員們便起床收拾畫具,五點準時出發。此時的村莊還在沉睡,天邊泛起魚肚白,薄霧籠罩田野,別有一番景致。抵達繪制地點后,大家迅速投入工作,有的勾勒輪廓,有的構思細節。隨著太陽升高,氣溫漸熱,汗水浸濕了衣衫,但大家絲毫沒有懈怠,專注地將腦海中的畫面呈現在墻面上。上午八點多,因烈日難耐暫作休息時,看著初具雛形的作品,成員們心中滿是成就感。
7月5日,成員們更早出發,五點抵達新和村時,恰逢壯麗的日出,橙紅的光芒染紅天空,讓大家備受震撼。帶著這份美好,團隊開啟了當天的攻堅任務——完成所有墻繪。成員們分工協作,有的擅長勾勒輪廓,有的專注填充色彩,在烈日下相互鼓勵、堅守崗位。當最后一筆落下,原本平凡的墻壁變成了充滿藝術氣息的畫卷,生動的圖案與鮮艷的色彩讓墻面重煥生機。指導老師與村書記前來欣賞時,滿意的笑容讓大家覺得所有努力都值得。
圖為實踐團成員墻繪作品展示
7月7日,實踐團來到兒童服務站,與孩子們共度創作時光。上午,大家教孩子們在畫紙上畫太陽和云朵,當告知要去外面畫大畫時,孩子們興奮地沖到院子里。墻角的灰白墻面成了新的畫布,孩子們蘸著各色顏料按手印,不一會兒,墻根就像開滿了“小手花”。
圖為服務站的小朋友正在進行墻繪
中午稍作休息后,下午兩點半,大家頂著烈日回到教室輔導孩子們寫暑假作業,教室里鉛筆劃過紙頁的沙沙聲格外悅耳。四點后,陽光柔和了許多,大家又回到墻下,和孩子們一起完成創作。孩子們踮腳給云朵涂顏色,成員們幫忙修正圖案,顏料蹭到袖口、鞋子沾了泥點都不在意。當作品完成時,墻上的太陽對著小手印微笑,云朵旁飄著孩子們歪歪扭扭的名字,充滿了童真與活力。
此次三下鄉之旅,對實踐團的每一位成員來說都是寶貴的經歷。大家在團隊協作中學會了溝通與配合,在烈日下的堅持中磨礪了意志,在看到墻面煥新與孩子們的笑容時收獲了滿滿的成就感。這段用畫筆描繪鄉村美景、用愛心陪伴孩童成長的時光,讓學子們深刻體會到了鄉村振興的意義,也讓他們更加明白作為大學生應有的責任與擔當。未來,他們將帶著這份經歷與感悟,繼續用實際行動為社會貢獻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