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科學子探尋歷史足跡,助力鄉村振興
重慶人文科技學院“鄉”約蔈草,一路“桐”行社會實踐團于2024年7月13日下午參觀了古鹽道和白兔井,深入了解當地歷史文化,感受鄉村振興的力量。
古鹽道和白兔井作為當地著名的旅游景點,見證了云陽人民的智慧和勤勞。實踐團成員們懷著崇敬的心情,踏上了這片充滿故事的土地。
首先,實踐團來到了古鹽道。當地的政府人員為我們介紹了古鹽道的相關歷史起源,它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間,全長約70公里,是古代川鹽外運的重要通道。踏上古鹽道,成員們仿佛穿越時空,回到了 那個肩挑背扛、騾馬嘶鳴的年代。道路兩旁,綠樹成蔭,古樸的青石板路蜿蜒向前,訴說著歷史的滄桑。在政府人員講解下,實踐團成員了解到古鹽道不僅是運輸食鹽的通道,更是促進了沿線地區的經濟發展和文化交流。如今,古鹽道已成為云陽縣的重要旅游資源。

圖為實踐團成員在去古鹽道的路上。張金蓉 任毅超 供圖
接著,實踐團來到了白兔井。白兔井位于云陽縣雙江街道,是一口具有千年歷史的古井。相傳,井中曾有一只白兔跳躍而出,因此得名。井水清澈見底,常年不竭,養育了無數云陽兒女。實踐團成員們紛紛拿起水桶,體驗了一把古老的取水方式。大家感嘆,在這片土地上,勤勞的云陽人民憑借智慧和雙手,創造了豐富的物質財福和文化。

圖為實踐團成員參觀白兔井。 任毅超 供圖
參觀過程中,實踐團成員還與當地村民進行了深入交流。村民們表示,近年來,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云陽縣加大了鄉村振興力度,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產業發展勢頭良好,村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通過實地走訪,他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鄉村振興的重要意義,也為云陽縣的發展成果感到自豪。據悉,此次“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旨在引導廣大青年學生深入基層,了解國情民情,增強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紛紛表示要將此次活動的感悟帶回校園,用實際行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至此,參觀古鹽道和白兔井的活動圓滿結束。
“鄉”約蔈草,一路“桐”行社會實踐團
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 秦秋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