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看,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必然要求,是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為了使大學生在實踐中增長才干、提高素質。通過組織開展“食夢鄉村,青火相助”三下鄉支教社會實踐活動,到祖國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去,到條件艱苦的地方去,通過艱苦環境的鍛煉,磨練意志,把學到的知識有效用于實踐,在實踐中繼續學習提高。
實踐團隊依托河南科技大學食品加工與安全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等先進知識平臺,發揮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學生自身優勢,將自身專業知識融合五谷畫、書法手工、音樂等多樣藝術形式,引導兒童發現食物色彩美學,激發美學體驗。同時對當地學校學生開展“典耀中華”讀書行動、國旗下演講、紅色歌曲傳唱、黨史故事大家講、文藝匯演等特色課程和系列活動。
石井村的孩子們第一次接觸到食品安全知識課,大家都熱情高漲,課堂氛圍十分活躍。面對老師的提問,孩子們都爭先恐后地舉手回答問題。為了切實保障孩子們的食品安全問題,課上老師通過形象生動的視頻、設計精妙的問答和充滿教育意義的趣味游戲,向孩子們講解食品安全的常見原因和預防食源性病毒的有效方法。

在手工課堂上,手工老師積極培養學生對手工的興趣,引導孩子發現美、認識美,播下真善美的種子。積極引導學生們嘗試不同的藝術風格和技巧,鼓勵他們自由創作,表達個性。組織藝術展覽,讓學生有機會展示自己的作品,增強他們對自己作品的認同感。指導學生堅持練習,提高手工技能、色彩感知和創意表達等方面能力。

中國書法源遠流長,一筆一畫,一動一靜,能勾勒明月清風,也能描繪山川湖海。在書法課上,老師立足于課堂,以啟發式教學為主,針對學生實際情況,創造開放而有活力的課堂環境。通過動畫的動態講解以及書法作品靜態的欣賞,讓孩子們體會中國漢字之美。在學習書法的過程中,教育孩子們要按照正確的筆順去書寫,掌握筆畫間的呼應關系,力求先將字書寫正確、規范、整潔、美觀。通過學習書法,可以提升孩子的藝術修養,培養他們的審美能力和藝術表達能力。

每一次的教學,都不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而是一次次心靈的觸碰。我們攜光而來,希望成為照亮孩子們的那束光。抱定“到基層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的信念,堅定“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獻給祖國”的意志,用知識與眼界啟迪智慧、用熱愛和堅守點亮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