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的新思想、新論斷、新要求,把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農業、農村、農民問題的重要論述作為行動指南,將食品安全的重要指示作為工作重點,深入開展鄉村振興社會實踐活動。
為引導青年學生將理論學習與社會實踐緊密結合,通過親身體驗和實際操作,深刻理解國家政策,增強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青木計劃—“食夢鄉村 青火鄉助”鄉村振興實踐團,踏上了一段意義非凡的旅程。2024年7月3日上午,青年志愿者抵達了河南省洛陽市新安縣石井鎮小學,展開了一場為期十四天的支教活動,旨在為農村教育注入新的活力,點亮孩子們心中的希望之光。
團隊成員結合食品專業知識設計一系列課程。在當今社會,良好的社交禮儀和文明素養已成為青少年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一環。為此我們實踐團隊推出了一系列餐桌禮儀課程,旨在教授學生們正確的餐具使用方法,以及進餐時的禮儀和言行舉止。課程內容豐富多樣,從基本的餐具擺放到復雜的餐桌對話技巧,無一不體現出團隊對于培養孩子們社交能力的重視。

除了餐桌禮儀,實踐團隊還特別強調了食品安全知識。課程中團隊成員通過講座、互動游戲等多種形式,向學生們傳授了如何閱讀食品標簽,理解食品成分表,以及識別常見的食品安全隱患。教導學生們如何辨識食品的安全標識,了解食品保存的最佳實踐,以及如何根據個人健康需求制定合理的飲食計劃。

此外,實踐團隊還特別強調了膳食平衡的重要性,鼓勵學生們根據自己的年齡、性別、身體狀況和活動水平,合理安排一日三餐。通過制作個性化的膳食計劃,學生們不僅學會了如何搭配食物以獲取必需的營養素,還意識到了過量攝入某些食品可能帶來的健康風險。
同時食品感知認識的提升也是課程的重點之一,學生們通過辨別五種基本味道:甜、酸、苦、咸、鮮,進而學習如何綜合評價食物的整體風味。通過不同風味的食物,學習如何欣賞食物的質地、味道和香氣,從而增進對食物背后文化和歷史的理解。
實踐團隊的這一舉措豐富了學生們的課堂,有效提升了學生們的食品安全意識。通過多元化的課堂教學手段,團隊成員將專業的食品安全知識轉化為易于理解的信息,使學生們掌握了保障飲食安全的關鍵技能。團隊還致力于探索教育與經濟相結合的路徑,以期在石井鎮等地推動鄉村振興,促進教育和經濟的共同繁榮,為地方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引領更多地區走向食品安全與鄉村發展的良性循環,共創美好生活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