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丁韋荏)為了追逐“遺韻振興”的目標,近日,佛山大學凈鄉服務隊前往江門市新會區進行了“三下鄉”調研活動。為深入了解江門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情況,凈鄉服務隊來到了江門市新會區的新會學宮和葵博園進行調研,采用參觀、走訪和訪談的方式,了解到新會區的歷史底蘊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通過一系列的調研活動,團隊成員們深刻體會到當地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開發的重視,也希望通過調研得出的經驗能助力其他地區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創新。

圖為凈鄉服務隊來到新會學宮,負責人為團隊成員們介紹大成殿的歷史。經過講解,隊員們對孔廟建筑群所具有的文化和宗教意義更加了解,體會其發揮著的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的作用。通訊員:黃韻詩 供圖

圖為解說員我們介紹新會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歷史,通過豐富的館藏,我們了解到,新會區至今已有1600余年的歷史,是歷史文化底蘊非常豐厚的城鎮。通訊員:黃韻詩 供圖

圖為凈鄉服務隊在西室、西庫、西廡參觀完展出的書法作品和館內的《茅龍行草詩手卷》后,深受筆法震撼,在館內書法區寫下的毛筆字。通訊員:李泰偉 供圖

圖為葵博園工作人員帶我們參觀講解蒲扇的一些款式和制作過程,隊員們都被精美的葵扇所吸引。通訊員:黃韻詩 供圖

圖為凈鄉服務隊隊成員正在了解蒲扇的歷史,據了解,蒲扇的制作至今已有1700多年,是我國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葵藝工藝不僅養活了整個新會,還常作為中華文化象征饋贈外賓。通訊員:黃韻詩 供圖

圖為凈鄉服務隊隊員們經過仔細學習葵藝與葵扇編織后,與喜歡的DIY葵扇合影留念,玩轉非遺和傳統。通訊員:黃韻詩 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