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紅心研墨”團隊的8天英語教學實踐迎來收官。在蘇州圖書館人民路館,成員們分工張羅成果展示,坐下來一起復盤得失,還規劃了未來的方向。大家齊心協力總結經驗,不僅給這次實踐畫上句號,更為兒童英語啟蒙教學探索出一套能互相配合的新模式。
收官這天,團隊還是像之前一樣,讓每個人都發揮作用,分成“成果展示組”“復盤分析組”“計劃組”,大家互相搭手,把這8天的實踐價值好好沉淀下來。
成果展示:熱熱鬧鬧秀出學習成果
上午十點,成果展示活動按團隊的安排準時開始:2名成員當主持人,帶著孩子們玩“單詞搶答”“片段表演”;2名成員在旁邊維持秩序,遞遞道具;另外2名成員忙著跟孩子、家長聊天,記錄大家的反應。孩子們分組上臺表演“三只小豬”片段時,團隊成員配合得特別默契——有孩子忘詞了就小聲提個醒,道具沒拿對趕緊遞過去,還帶頭鼓掌給孩子們打氣,整個展示過程順順當當的。統計下來,18個孩子能說3個以上的英語單詞,12個孩子主動用英語介紹自己演的角色,跟剛開始比進步特別明顯。
集體復盤:你一言我一語說清得失
展示結束后,復盤分析組的成員牽頭開了個會,大家圍著桌子聊這8天的情況,說說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還能改進。有人說“分組教學時隨時調整內容,孩子們參與度高,這招管用”;也有人提到“個別特別害羞的孩子,可能沒照顧得太周到,有時候環節時間也沒把控好”。最后大家一起整理出一份《8天實踐問題清單》,記下了“多跟內向孩子一對一互動”“把每個環節的時間再算準點”這些該改進的地方。
反饋收集:聽家長孩子說說心里話
計劃組的成員趁著這個時候,收集了家長和孩子的反饋。他們給家長發了簡單的問卷,讓孩子們畫畫表達喜歡什么環節。最后匯總發現,90%的家長覺得這種有趣的教學方式挺好,孩子們最喜歡的還是角色扮演。這些反饋和團隊自己復盤想到的問題能對上,給后面做計劃提供了不少參考。
未來規劃:一起琢磨后面的課程安排
根據這8天的實踐成果,團隊一起商量出了三個計劃:讓專人牽頭,把“三只小豬”的內容擴展成12節課,加上“動手蓋房子”“唱故事兒歌”這些環節;大家一起編一本《童話英語啟蒙教學包》,里面放上教案和做教具的模板;再建個“家校聯動”的辦法,設計些簡單的家庭任務卡,讓家長也能陪著孩子學。每個計劃都分好了誰來做、什么時候做完,確保能真的落實。
8月10日的收官活動,給“紅心研墨”團隊的這次實踐畫上了圓滿的句號。從一開始了解孩子們的情況,到上課、做角色扮演,再到最后總結成果,團隊始終靠著“分工做事、一起使勁”,不光讓20個孩子喜歡上了學英語,還總結出一套“高校團隊幫孩子成長”的協作辦法。這次實踐說明,團隊齊心合力干事情,是把教育實踐做好的關鍵,也給以后類似的教育幫扶提供了一套能照著做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