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08-30 關注:
來源:大學生之聲
作為黔南民族醫學高等專科學校“賡續星火醫路黔行”實踐團的一員,7月13日我來到荔波縣水甫村調研。?
水甫村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村落,這里主要生活著水族的村民,同時也有漢族、苗族等其他民族同胞在此定居。各民族村民在長期的生活中,相互往來、相互依存,形成了獨特的民族交融氛圍。田間地頭,不同民族的村民常常結伴勞作;集市之上,各族商販熱情招呼著往來顧客;鄰里之間,你送我一把自家種的蔬菜,我幫你照看放學的孩子,這樣的場景在村里隨處可見。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口流動的增加,也出現了一些可能影響民族團結的因素,比如不同民族之間的文化差異可能導致的誤解,以及在資源分配等方面可能出現的矛盾。因此,加強水埔村的民族團結工作顯得尤為重要。

?
圖為實踐團成員在水甫村合影
加強民族團結,是水甫村實現穩定發展的基石。只有各民族村民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才能形成強大的合力,推動村莊在經濟、文化、社會等各個方面取得進步。在實際工作中,水埔村通過多種方式積極促進民族團結。?
在文化交流方面,村里定期舉辦民族文化節。節日期間,各民族村民都會穿上本民族的特色服飾,展示民族歌舞、傳統手工藝和特色美食。水族的銅鼓舞氣勢磅礴,漢族的秧歌歡快活潑,苗族的飛歌高亢嘹亮,各族歌舞輪番上演,臺下掌聲此起彼伏。傳統手工藝展示區里,水族婦女飛針走線繡出精美的馬尾繡,漢族工匠凝神專注雕刻著木雕作品,苗族銀匠敲打銀飾的聲音清脆悅耳,吸引了不少村民駐足觀賞。特色美食區更是熱鬧非凡,水族的魚包韭菜、漢族的臘肉炒蕨菜、苗族的酸湯魚,香氣四溢,讓人垂涎欲滴。通過這些活動,村民們不僅感受到了不同民族文化的魅力,也增進了彼此之間的了解和認同。?

圖為實踐團成員在水甫村與當地水族居民交談的照片?
在醫療衛生方面,村里成立了玉屏街道水甫村衛生室。衛生室的投入使用,讓村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基礎醫療服務。日常頭疼腦熱、感冒發燒不用再跑遠路,醫生坐診時能及時問診拿藥,大大節省了時間和精力。對于村里的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來說,更是多了一份便利。像高血壓、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測血壓、血糖,衛生室配備的基礎設備能滿足這些需求,醫生還會根據監測情況給出用藥和生活建議,幫助他們更好地管理健康。此外,衛生室還承擔著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職能,比如為兒童接種疫苗、開展健康宣教等,從預防端守護村民的身體健康,讓 “小病不出村” 的目標落到了實處。
根據村民的描述,有一次,村里的水族老人李奶奶突然頭暈目眩,家人趕緊把她送到衛生室,醫生迅速為她測量血壓,發現血壓偏高,及時進行了處理,讓李奶奶轉危為安。事后,李奶奶的家人激動地說:“多虧了村里有這個衛生室,不然我們真不知道該怎么辦才好,真是幫了我們大忙了。”?

在水甫村衛生室的合影?
通過參與水埔村加強民族團結的工作,我深刻體會到,民族團結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而是體現在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它需要我們尊重各民族的文化差異,包容彼此的不同;需要我們積極搭建交流平臺,促進各民族之間的互動;需要我們在困難面前互幫互助,共同面對挑戰。?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繼續致力于水埔村的民族團結工作,不斷探索新的方法和途徑,比如組織更多的民族體育比賽、開展民族文化知識競賽等,進一步增進各民族村民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我相信,只要各民族村民團結一心,水埔村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
通訊員 程治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