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豐富社區(qū)少年兒童的暑期時光,在趣味互動中播撒安全理念、啟迪創(chuàng)新思維,2025年7月17日,安徽財經(jīng)大學會計學院浮云游子團隊走進沈圩社區(qū),以"安全知識小課堂"與"彩泥創(chuàng)意工坊"雙軌并行模式,為孩子們量身打造了一場寓教于樂的暑期特別行動。活動現(xiàn)場,青年志愿者們通過情景模擬、趣味問答與手工實踐相結合的方式,讓安全自護意識浸潤童心,讓藝術創(chuàng)造力破繭成蝶。
粘土工坊:指尖魔法,創(chuàng)意無限 兒童活動室搖身一變成為“粘土魔法工坊”。桌上擺滿五顏六色的超輕粘土,孩子們圍坐成圈,眼睛里閃爍著迫不及待的光芒。
“粘土就像會變形的云朵,可以捏出任何你想象的東西!”志愿者拿起一團藍色粘土,邊示范邊講解,“揉一揉、搓一搓,再輕輕壓扁,看!一片小云朵就完成啦!”孩子們迫不及待地動手嘗試,有的揉成圓球當太陽,有的搓成長條做面條,還有的嘗試捏出小動物。
圖為志愿者講解,孩子們拿著認真聆聽。周明杰攝
小女孩貝貝盯著粘土盒里的粉色材料,小聲說:“我想給媽媽捏一朵花。”身邊的志愿者輕輕鼓勵她:“試試看把粘土搓成水滴形,再用工具壓出花瓣的紋路。”晨晨小心翼翼地操作,雖然花瓣大小不一,但她仍驕傲地舉起作品:“這是送給媽媽的康乃馨!”
另一邊,6歲的樂樂正和志愿者一起創(chuàng)作“海底世界”這個大工程。他們用綠色粘土捏出水草,藍色粘土鋪成“海水”,再點綴上黃色小魚和紫色海星。“看!我的小魚會吐泡泡!”樂樂指著作品咯咯直笑。志愿者們穿梭在孩子們中間,時而協(xié)助孩子們調整造型,時而記錄下這些天馬行空的童真創(chuàng)意瞬間。
安全課堂:知識護航,童心筑盾 “如果發(fā)生地震了,第一件事要做什么?”在社區(qū)活動室的投影屏幕前,志愿者用一張張色彩鮮明的知識卡片,將復雜的安全知識轉化為孩子們易于理解的卡通場景。配合播放的安全知識動畫短片,孩子們目不轉睛地盯著屏幕,時而緊張捂嘴,時而懵懂點頭。
“看!片中的人遇到地震時,要尋找安全位置,立即躲在桌子、床下等堅固家具下,以保護自己免受掉落物體的傷害。”志愿者指著畫面解釋,“大家記住,保持冷靜,不要慌張地跑,避免被掉落的玻璃、磚瓦等砸到。”話音剛落,就有小朋友舉起小手:“老師,我家住在三樓,如果逃不出去怎么辦?”志愿者蹲下身,用畫圖的方式演示:“可以先躲到窗戶旁,用鮮艷的衣服或毛巾揮舞求救,千萬不能跳窗哦!”
在“安全知識大闖關”環(huán)節(jié),孩子們分成三組,通過搶答、情景模擬等方式鞏固知識。當志愿者模擬“陌生人給糖果”的場景時,小男孩浩浩立刻搖頭擺手:“媽媽說不能要陌生人的東西!”其他孩子也齊聲附和:“要大聲說‘我不認識你,請走開!’”志愿者們?yōu)槊總€孩子貼上“安全小衛(wèi)士”貼紙,活動室里回蕩著清脆的笑聲。
圖為孩子們搶答志愿者提出的安全小問題。周明杰攝
溫暖延續(xù):青春守護,七彩童年 活動尾聲,孩子們捧著作品圍坐一圈,爭先恐后地分享感受。夕陽西下,活動室里仍回蕩著孩子們的歡聲笑語。他們抱著粘土作品、攥著安全知識手冊,與志愿者們約定“下次還要一起玩”。
陪同孩子而來的一位家長看著孩子們認真捏粘土的模樣,感慨道:“我家小孩平時來這里總看手機,今天和哥哥姐姐們一起學知識、做手工,既開心又學到了本領。”沈圩社區(qū)工作人員也點贊道:“高校學子用專業(yè)和愛心為孩子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這樣的活動讓暑期變得更有意義。”
這場暑期沈圩社區(qū)之約,不僅讓安全意識扎根童心,更讓愛與成長的種子,在沈圩社區(qū)的夏日里悄然發(fā)芽。安徽財經(jīng)大學浮云游子團隊以“安全+創(chuàng)意”為雙翼,讓知識傳遞不再刻板,讓陪伴關懷更有溫度。未來,團隊計劃持續(xù)深耕社區(qū)服務,用青春熱情點燃童真夢想,為孩子們的七彩假期增添更多亮色。
圖為孩子們與志愿者合照。周明杰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