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08-21 關注:
來源:河南科技大學研究生暑期社會實踐
河南科技大學研究生暑期社會實踐——重走領袖調研路,智探洛軸 “智造” 潮
在“時代新人鑄魂工程”深入推進的時代背景下,為切實落實“追尋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南足跡”主題專項實踐,在指導老師的帶領下,河南科技大學研究生暑期社會實踐團隊于2025年暑期深入洛陽軸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洛軸),走進企業智能工廠,開展“追尋習總書記足跡,探秘洛軸智能工廠”主題實踐活動。團隊成員綜合運用實地調研、技術研討、精神學習等方式,將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深度融合,在探訪先進制造業轉型升級之路中,感悟新時代十年偉大成就,錨定“小我融入大我”的人生航向。
一、追溯往昔:洛軸在時代浪潮中的奮進歷程
洛陽軸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洛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一五“計劃 156 項重點工程之一,與新中國工業化進程緊密相連。1954 年建廠之初,面對基礎設施薄弱、技術資料稀缺的困境,第一代建設者以”軸承國產化“為目標,憑借手工計算推導精密軸承參數,通過傳統測繪繪制出我國首套航空軸承設計圖紙,奠定了現代軸承工業技術基礎,標志著我國軸承自主研發體系的開端。?歷經七十余年發展,洛軸在興衰起伏中不斷蛻變,其產品廣泛應用于風電、軌交、航天等國家戰略領域,持續為關鍵基礎件國產化與軸承行業升級注入核心動能。

二、車間研學:觸摸智能工廠的科技脈搏?
踏入洛軸智能工廠,實踐團隊零距離觸摸到 “中國軸承行業搖籃” 轉型升級的強勁脈搏。從原料進場時 AI 視覺檢測系統毫秒級的瑕疵識別,到五軸聯動數控機床以 0.001 毫米精度雕琢軸承內環,再到成品出廠前大數據質量分析平臺構建的全生命周期追溯體系,“5G + 工業互聯網” 技術貫穿生產全流程,讓傳統制造煥發數字化、智能化新生機。
? 
在高端軸承實驗室,洛軸工程師重點介紹洛軸在 “卡脖子” 領域的突破:風電主軸承實現國產化替代、為國產大飛機配套的軸承通過適航認證,有力地支撐了國家航空事業的發展。?這些成果背后是“高溫合金材料切削參數優化”、“超精密磨削工藝”等自研技術的支撐——中央控制室的數字孿生系統中,實時跳動的數據與三維模型精準映射,將設備綜合效率(OEE)提升至 89%;AI 視覺檢測系統每秒 200 次的高精度掃描,使軸承疲勞壽命延長 40%,產品質量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目睹理論在產線落地為硬核技術,團隊成員不禁感嘆:“這不僅是工業智造的升級,更是科研服務國家戰略的生動注腳!”

三、聆聽囑托:總書記指引智造前行路
2025 年 5 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河南洛陽軸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深入智能工廠并了解軸承產品性能、應用及智能生產線技術,就技術創新與生產關鍵問題深入詢問,隨后習總書記與企業職工進行了親切交流,談話中深刻體現出對制造業發展的高度重視與殷切期望。?回顧歷史,習總書記指出:“我們堅持發展實業,從過去洋火、洋皂、洋鐵等靠買進來,到現在成為工業門類最齊全的世界制造業第一大國,這條路走對了。”深刻闡明了制造業之于國家發展的重大意義,傳遞出對夯實制造業基礎的深刻思考和戰略謀劃。展望未來,習總書記強調“我們必須堅定不移地做強做優制造業,秉持自立自強精神,集中力量攻克關鍵核心技術,大力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努力培養大批高素質產業人才。這是中國式現代化行穩致遠的堅實根基。”深刻闡述了制造業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基礎性地位,為我國制造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提供了重要遵循。

河南科技大學研究生暑期社會實踐團以總書記調研路線為導向,開展企業實地研學活動。此次實踐活動作為河南科技大學落實“時代新人鑄魂工程”的典型案例,引導研究生群體將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驅動產業升級的重要論述,內化為科研創新的核心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