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紅色基因代際傳承”理念,深挖閩西紅土資源內涵,7月2日,龍巖學院外國語學院“紅土譯韻·薪火相傳”實踐隊走進龍巖市鄧子恢紀念館、后田暴動紀念館、新四軍第二支隊紀念館,以專業實踐助力紅色文化傳承。
首站啟程,感悟革命歲月
實踐隊首站抵達鄧子恢紀念館。在講解員的引領下,隊員們通過一幅幅珍貴的歷史照片和一件件飽經風霜的展品,深刻感受到了閩西革命時期那段艱苦卓絕、英勇無畏的歲月。隊員們不僅認真聆聽,還發揮英語專業優勢,現場錄制了英文講解宣傳視頻,用流利的口語傳遞紅色精神,彰顯應用型本科院校的育人實效。
(圖1:實踐隊于鄧子恢紀念館前合影)
(圖2:實踐隊于鄧子恢紀念館錄制雙語視頻)
暴動風云,重溫入黨誓言
隨后,實踐隊來到后田暴動紀念館。這里見證了閩西革命根據地的創建與發展,隊員們深刻體會到了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在“土地革命之先聲”標語前,隊員們重溫入黨誓詞,更加堅定了理想信念。此外,實踐隊還在火星祠堂內開展了特色活動——“紅土情韻·時光信箋”,收集游客對未來的期許與祝福。
(圖3:實踐隊重溫入黨誓詞)
(圖4:實踐隊開展“紅土情韻·時光信箋”活動)
英雄支隊,傳承革命精神
新四軍第二支隊紀念館是省級國防教育基地,也是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傳承紅色記憶的關鍵場所。在講解員的詳細介紹下,隊員們系統了解了新四軍第二支隊自組建以來英勇抗擊日寇的壯麗篇章,深刻認識到其歷史貢獻與革命精神。隊員們深受觸動,表示將銘記歷史,以更飽滿的熱情求知、更昂揚的斗志克難,讓紅色基因在新時代延續。
(圖5:實踐隊深入學習新四軍第二支隊的組建相關知識)
此次社會實踐活動旨在讓學生在專業實踐中深化對紅色文化的理解,增強文化自信與愛國情懷。同時,發揮學生專業優勢,用外語講好紅土故事,提升閩西紅色文化的影響力和傳播力,實現思政教育與專業教育的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