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08-14 關注:
來源:鄢子軼 關扉陽
7月10日,來自重慶西南大學8名同學組成的“語潤彭水·言筑未來”推普實踐團抵達重慶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正式開啟以“‘普’寫彭水新韻,‘話’聚振興力量”為主題的推普助力鄉村振興社會實踐活動。團隊實施“校園啟蒙-職場賦能-文化融合-社區浸潤-全域調研”的立體化推普路徑,讓普通話成為串聯教育、產業、文化、民生的重要紐帶,以青年擔當投身祖國鄉村振興事業。

首日,實踐團從重慶出發抵達于6月剛投入使用的彭水西站,隨即前往彭水縣漢葭街道,與來自當地三個社區不同崗位的網格員們一起舉辦了社區推普宣傳培訓暨本次推普活動啟動儀式。

團隊成員們向社區居民發放了推普宣傳單并介紹了普通話使用的重要意義。一場由播音專業同學主講的、結合彭水方言發音誤區的普通話發音口型技巧培訓讓社區工作者熱情高漲,紛紛與同學們一起跟讀跟練起平翹舌音等方言與普通話易混淆的正確讀法。在講解易錯的普通話使用技巧后,一些工作人員甚至對于國家普通話考試模擬題目摩拳擦掌、躍躍欲試,進一步激發了同學們對于本次推普助力鄉村振興的信心與底氣。

在啟動儀式上,團隊負責人關扉陽表示,“高鐵站的建成促進了彭水與全國各地的交通鏈接,而普通話則是助力彭水苗鄉文化及非遺傳統走向更大平臺的重要渠道,希望本次推普活動能夠充分對接彭水人民生活需求與當地發展的切實需要。”這讓社區工作者們也對普通話的推廣產生了更多的認同,并主動介紹了當地居民的語言使用情況和彭水傳統民風民俗。

次日,為積極響應國家推普助力鄉村振興相關政策的號召,團隊成員克服40度高溫,分組行動在彭水城區各處,進行了國家推普宣傳手冊發放及自制傳單調研活動。同學們兵分多路走進商鋪、菜市場、公園等彭水居民主要活動地,向過往居民商家發放推普資料,耐心講解普通話在求職就業、旅游宣傳、產業發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團隊在推普第一線,通過國家“推普助力鄉村振興”宣傳手冊,普及普通話相關歷史,提供普通話知識和普通話使用標準;通過“線上+線下”并行模式收集調研問卷,了解當地居民對普通話的掌握程度、學習需求及難處等信息;通過對中國語言文字數字博物館“語博”平臺及app和團隊自主開發彭水特色語用小程序的宣傳,為彭水各類人群對接優質的普通話學習資源,為后續開展更有針對性的推廣活動奠定基礎。其中有多位居民表示會把宣傳冊帶回家中并分享在家庭群,鼓動全家一起學習標準普通話。
語言是溝通與發展的紐帶。這支青年團隊正為彭水搭建“語言立交橋”,讓青春力量對接鄉村真實需求,使普通話成為群眾奔向美好生活的真正橋梁。每個青年正在以腳步丈量苗鄉沃土,以真情澆灌民族團結的花園,以智慧賦能鄉村振興的偉大征程。在觸摸歷史根脈中堅定文化自信,在服務奉獻中厚植家國情懷,在知行合一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于每位學子而言,這早已不僅是一次推普三下鄉活動,更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禮與價值鍛造。青春的熱血與苗鄉的呼喚相遇,正如同烏江與郁江在彭水完美交匯,孕育的必將是民族團結更加枝繁葉茂、祖國鄉村更加繁榮穩固的美好未來。他們的故事,是新時代青年心系家國、擔當奉獻的最美詮釋,未來,也必將凝聚振興力量、繼續潤澤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