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化青少年素質教育,助力兒童全面發展,2025年6月27日,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綠芽七彩行·童心筑夢齊”暑期社會實踐團隊走進泰州市新勝社區,精心策劃開展了一場集知識性、趣味性、實踐性于一體的主題教育活動。此次活動圍繞詩詞文化、歷史典故、思維拓展及環保實踐四大核心主題,通過創新教學模式,為社區兒童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學習體驗。
活動籌備階段,實踐團隊成員汪浩然、李嘉然、顧暑暑深入研究兒童認知特點和學習需求,設計了一系列形式新穎、內容豐富的課程。團隊不僅注重知識的傳授,更強調實踐能力的培養,旨在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全面提升青少年的綜合素質。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上午9時,實踐成員汪浩然以“清泉詩語”為主題,帶領同學們走進王維《山居秋暝》的詩意世界。他通過展示秋日山林的圖片,輔以清冷悠遠的古琴曲,巧妙構建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沉浸意境。琴音余韻漸隱,汪浩然向同學們提問:“大家眼中的秋天是什么樣的呀?” 同學們爭先恐后地搶答:“秋天是豐收的季節!”“秋天是金燦燦的!”清脆響亮的童聲此起彼伏,課堂氣氛瞬間活躍起來。
課程深入環節,汪浩然逐句解析詩歌密碼:從“空”字入手,引導同學們想象雨后山林的空靈澄澈;借助溪流聲效的慢放處理,讓“清泉石上流”的動態畫面躍然眼前。在“詩畫轉換”的創意環節,一位同學將“竹喧歸浣女”想象成“竹林里飛出一群帶著笑聲的蝴蝶”,這充滿童趣的奇思妙想贏得了全場的掌聲與歡笑。課程尾聲,同學們用彩筆將詩句描繪成秋日手賬。汪浩然點評道:“王維用文字畫山水,我們用畫筆寫詩意,這就是傳統文化的生命力!”
將同學們帶入戰國風云。在播放《負荊請罪》動畫片段后,他拋出問題:“廉頗將軍為何要背著荊條向藺相如請罪?”同學們緊盯畫面中廉頗羞愧的神情,熱烈討論:“因為他嘲笑藺相如后知錯了!”“他怕趙國因內斗被秦國打敗!”課堂氣氛迅速升溫。
隨著戰國地圖徐徐展開,李嘉然繪聲繪色地講述了這段經典故事:藺相如憑借“完璧歸趙”“澠池之會”晉升上卿,引發廉頗不滿。為顧全大局,藺相如處處避讓。最終廉頗得知真相,赤身負荊請罪,兩人結為刎頸之交,共保趙國。同學們聽得聚精會神,深深為廉頗知錯能改的勇氣所折服。這堂趣味盎然的歷史課,不僅讓同學們在故事中理解了“知錯能改,以和為貴”的美德真諦,更引導他們學會運用成語智慧化解生活中的小矛盾。

下午2時30分,課程伊始,汪浩然以精彩的賽馬畫面迅速點燃“賽場氛圍”,將“田忌賽馬”的經典故事娓娓道來:從齊王與田忌的對陣背景,到孫臏獻策調換馬匹順序,再到最終的轉敗為勝,歷史場景仿佛在教室中鮮活再現。講解中,他適時拋出關鍵問題:“為何初賽失利?”“孫臏妙計高在何處?”引導同學一步步剖析,揭示“以長克短、靈活應變”的制勝智慧。
在“新課鞏固”的分組表演環節,小演員們熱情投入:扮演齊王者威風凜凜,飾演孫臏者謀略盡顯,“道具馬”更是賣力奔跑。小小教室變身活力舞臺,同學們用生動的表演,將賽馬的緊張刺激、反敗為勝的驚喜雀躍演繹得惟妙惟肖,也在沉浸中深化了對故事內涵的理解。
實踐成員顧暑暑開啟“拾葉成趣”環保藝術課,帶領同學們用落葉進行創意創作。課程伊始,一段展現秋日繽紛落葉的視頻,瞬間將同學們帶入奇妙的自然世界,也點燃了同學們對樹葉貼畫的期待。她展示了親手制作的樹葉貼畫范例,并通過課件呈現更多優秀作品,引導同學仔細觀察樹葉的形態與色彩,感受自然素材與藝術碰撞的奇妙。
顧暑暑詳細講解了制作要點與步驟:從挑選完整鮮亮的樹葉,到構思主題、修剪粘貼,一步步傳授創作訣竅。制作環節,她穿梭于課堂,耐心提供創意啟發和實操指導。原本普通的落葉在同學們手中煥發新生:活靈活現的小魚、生機勃勃的樹木、憨態可掬的小動物……紛紛躍然紙上。課程尾聲,同學們收獲滿滿,不僅掌握了樹葉貼畫的技巧,更體會到自然與藝術融合的獨特魅力。這堂“拾葉成趣”的課程,引導同學們學會用雙手變廢為寶,在生活中發現美、創造美。
下午4時,由人文傳媒學院“綠芽”志愿者協會聯合新勝社區共同舉辦的“綠芽七彩行·童心筑夢齊”活動圓滿落幕。活動立足社區“人文積淀”特色,融合民俗底蘊與生態資源,創新結合思政教育與綠色實踐,有效助力青少年在社區實踐中提升社會責任感與實踐能力,厚植家國情懷。

圖為實踐成員與社區兒童合照。大學生網通訊員 卞富瑤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