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井岡茅坪。7月29日中央司法警官學院“井岡紀劍·警律傳承”實踐團身著整齊作訓服,在壩上村的崎嶇山徑上踏出鏗鏘足音。這并非尋常拉練,而是一場跨越時空的“紅軍一日”沉浸體驗——急行軍穿越密林、模擬戰場救護、生火自制紅軍餐、俯身田間助農、叩門入戶訪民情。汗水浸透的迷彩與老鄉遞上的清茶交融,老區今日的嶄新面貌與往昔崢嶸在年輕警校生心中激蕩出“軍民魚水情”的深切回響。
草鞋踏出魚水情:田埂灶臺皆課堂 “鐵腳板”丈量初心路:背負模擬物資的急行軍,是意志與紀律的熔爐。陡峭的“挑糧小道”上,團隊協作穿越障礙,背包帶勒進肩膀的刺痛,化為對革命前輩鋼鐵意志的無聲致敬。
紅米飯里見真情:壩上村老鄉的院落炊煙裊裊。隊員們劈柴、生火、洗切,在老鄉指導下烹制出樸素的南瓜湯、紅米飯。灶臺邊的笑語與勞作,讓教科書里的“自力更生、艱苦奮斗”變得真切可觸。隨后的農活體驗,揮汗如雨的耕作更深化了對勞動價值的敬畏。
叩門入戶聽新聲:深入農家走訪,隊員們關切詢問政策落實、產業發展與生活變遷。老鄉們細數家門口的硬化路、電商進村的便利、紅色旅游的興旺,“日子越過越紅火”的樸實話語,生動印證了革命老區在新時代的蓬勃脈動。
八角星火照征途:黃洋界上礪信念 八角樓的真理光芒:實踐團走進茅坪八角樓。在當年毛澤東同志寫下《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的油燈旁,現場教學《實事求是闖新路》如金石之音。警校生們凝視泛黃文稿,思考如何將“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的箴言,融入未來執法實踐中對真相的執著求索與道路自信的堅定守護。
黃洋界的眾志豐碑:黃洋界哨口,山風獵獵?,F場教學《依靠群眾求勝利》在此展開。聆聽“竹釘陣”“滾木礌石”的群眾智慧傳奇,俯瞰壯麗云海,學員們深切感悟“真正的銅墻鐵壁是群眾”的顛撲真理。這對未來肩負守護之責的預備警官而言,是永葆為民初心、踐行群眾路線的靈魂叩問。
校際礪劍話傳承:星火交匯映初心 夜幕降臨,實踐團與江蘇科技大學實踐隊伍展開交流。圍繞“紅色基因的時代傳承”與“青年學子的使命擔當”,兩校學子暢談實踐感悟。警校生結合一日體驗,分享對“紀律如鐵”“服務人民”的警魂理解;理工科學子則從科技創新視角探討老區振興。思維碰撞中,“為民族復興貢獻青春力量”的共識愈發清晰堅定。
從挑糧小道的負重前行,到黃洋界上的信念瞭望,中央司法警官學院的青年學子以腳步丈量信仰高地,用汗水澆鑄忠誠警魂。這一日“紅軍”生涯,不僅是對歷史的深情回望,更是對新時代預備警官“為何從警、如何為警”的靈魂鍛造。當“對黨忠誠、服務人民”的誓言在井岡群山中回響,那份源自紅土地的赤誠初心,必將化為未來守護公平正義的磅礴力量,在新時代的壯闊征程中熠熠生輝。
作者:劉杰
供圖:胡藝寶 馬云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