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慶外語外事學院“三下鄉”暑期實踐團走進合興村,與村黨支部書記趙書記深入交流,探尋鄉村振興的“和興路徑”,聆聽村莊發展變遷與人才振興、文化傳承的故事。?
從“散”到“聚”,產業興村的探索與轉型? 2004年,合興村完成四村合并,開啟發展新篇。趙書記介紹,過去村里曾涌現諸多產業,卻因種種緣由逐漸消逝。但困境中,和興村未停下探索腳步。2000年后,村里積極爭取項目,超千萬元投入打造“美麗庭院、巴蜀庭院”,推動人居環境與村民素質雙提升,也為后續發展筑牢基礎。如今,產業振興仍是重點,像嘗試發展芍藥種植等特色農業,期望以產業帶動經濟,讓土地煥發新活力。?
人才與文化,鄉村振興的“雙核驅動”? 在趙書記看來,鄉村振興“核心在人才振興與文化振興”。合興村從2024年起開設中小學生暑期班,借教育賦能,為鄉村培育未來力量??紤]到當地地處丘陵、田地零散,便從文化與人才切入破局:一方面傳承文化,辦“愛心耕讀課堂”,讓鄉村文化根脈永續;另一方面引育人才,鼓勵年輕大學生接力基層,讓“青年成為鄉村主角”,讓基層干部隊伍“血液常新”。?
創新實踐,書寫治理與服務新篇? 合興村諸多創新舉措,成為鄉村發展生動注腳。“老年食堂”解決老人用餐難題,還架起代際溝通橋梁;“壩壩舞”豐富村民生活,消弭矛盾,讓鄉村更和諧。同時,合興村積極向外“打開窗口”,吸引西藏、四川、江蘇等地參觀學習,也在不斷完善自身:從重視產業到基建、文化齊抓,從用平臺帶農銷貨,到依據地域特色謀發展。?
交流尾聲,趙書記寄語實踐團學生:“鄉村振興需要你們,年輕人才是鄉村未來。”重慶外語外事學院實踐團成員表示,將把合興村故事帶回校園,讓更多人看見鄉村振興的力量,也愿以所學所行,為鄉村發展添磚加瓦,讓青春在服務鄉村中閃光。??
這場對話,是鄉村與青春的雙向奔赴——和興村在振興路上奮進的足印,為高校學子上了生動一課;而青春力量的注入,也必將為鄉村未來,續寫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