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9日,在驕陽的照耀下,西安科技大學北疆青鋒·能源報國實踐團繼續深入西灣露天煤礦,開啟了一場對礦山設備運維與環保治水技術的探索之旅。這一天,成員們走進維修中心,近距離接觸大型礦山設備,隨后參觀污水處理廠,了解礦坑廢水的高效處理過程,從設備保障與環境保護的維度,深度認知現代煤炭工業。
上午,實踐團來到西灣露天煤礦維修中心。這里是保障礦山設備正常運轉的“大后方”,整齊停放著各類等待維護和檢修的設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XDE240礦卡。技術人員圍繞這款大型礦用自卸車展開詳細講解:“XDE240礦卡是我們運輸環節的主力軍,額定載重可達220噸,采用新一代交流傳動技術,動力強勁、可靠性高、維修率低,能適應礦區復雜的路況和高強度的作業需求。”他打開礦卡的引擎蓋,介紹原裝進口電控柴油發動機的工作原理:“這臺發動機燃油經濟性好,動力充沛,其監控系統能實時監測各氣缸工作狀況,有效預防故障,延長使用壽命,降低使用成本。”
在講解過程中,技術人員還特別提到礦卡的智能化與人性化設計。“車輛配備符合ISO防傾翻/防落物標準的ROPS&FOPS駕駛室,隔音降噪,保障駕駛安全。車輛運行數據及故障報警項目采用觸摸式液晶顯示器和可控儀表配合的顯示方式,駕駛員能實時掌控運行狀態。同時,集中潤滑系統定時、定量為各部件提供潤滑,自動化程度高,各維護點易于接近,還配有燈光照明,極大提高了維護保養的便捷性。”實踐團成員們紛紛登上礦卡,親身體驗駕駛艙的布局與操作界面,對礦山運輸設備有了更直觀的認識。
下午,實踐團來到污水處理廠。作為礦山環保的關鍵環節,污水處理廠承擔著處理礦坑廢水和生活污水的重任,確保水資源循環利用與達標排放。污水處理廠負責人介紹:“我們構建了多元化污水處理系統,將礦區各生產、生活單元產生的污水全部回收處理,產生的中水全部回用于礦區,用于輔助生產、附屬生產及非生產各項用水終端。部分達標后的礦坑水還會輸送至榆林秦邦水務有限公司,進一步綜合處理后供給清水工業園區。”
沿著污水處理流程,實踐團成員們參觀了調節池、沉淀池、過濾池等設施,了解廢水處理的各個環節。在智能化加藥區,負責人介紹:“為解決傳統加藥方式的弊端,我們引入抓料機器人應用到加藥系統中,實現了藥劑抓取、搬運及投放過程的自動化無人化改造。抓料機器人系統通過不同子系統之間的配合,形成一套自動化高效且便于看管的上料裝置。利用機器人抓取及搬運系統、3D相機智能識別系統,根據進水水質實時精準調節藥劑投加量,不僅保障了水質穩定達標,還降低了加藥成本。”此外,污水處理廠還配備了高精度水質在線監測裝置,實時獲取污水處理過程中的pH值、濁度、氨氮含量等關鍵參數,為處理工藝提供科學依據,并能提前預測潛在水質風險,發出預警。
一天的參觀結束后,實踐團成員小張感慨道:“今天的實習讓我看到了煤礦生產背后的精細與智慧。維修中心保障設備高效運行,污水處理廠守護礦區生態環境,每一個環節都至關重要,都凝聚著科技與創新的力量。”成員小李也表示:“對XDE240礦卡的了解,讓我認識到礦山設備的先進與復雜;而污水處理廠的參觀,更讓我明白了煤炭開采與環境保護并非矛盾對立,而是可以和諧共生。”
此次參觀,不僅豐富了實踐團成員的專業知識,更拓寬了他們對煤炭行業綠色發展的認知視野。在后續實習中,北疆青鋒實踐團將繼續深入探索,用所學知識為能源行業的可持續發展貢獻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