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科技大學“北疆青鋒,能源報國”實踐團深植“綠色基因”:系統學習解碼礦山可持續發展密碼
7月5日,西安科技大學“北疆青鋒,能源報國”社會實踐團在內蒙古大唐國際錫林浩特礦業公司勝利東二礦的實踐學習進入理論升華階段。一場主題鮮明、內涵豐富的“綠色礦山建設”專題知識講座,為學子們系統梳理了綠色礦山建設的核心理念、國家標準、關鍵路徑與未來方向,將連日來的實地見聞升華為對礦業可持續發展的深刻認知,在青年學子心中深植下“綠色礦業”的堅定信念。
理念筑基:從“必答題”到“競爭力”
講座伊始,礦方資深技術專家(或環保負責人)開宗明義,闡述了綠色礦山建設在新時代背景下的極端重要性和戰略意義:
國家戰略的剛性要求: 專家強調,建設綠色礦山是深入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落實國家生態文明建設戰略部署的必然要求,是礦業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答題”而非“選擇題”。國家相關部委制定的《綠色礦山建設規范》是行業必須遵循的準則。
企業生存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專家指出,綠色礦山建設不僅是履行社會責任,更是提升企業形象、降低環境風險、實現資源高效利用、增強市場競爭力的核心驅動力。“綠色”已成為現代礦業最亮麗的底色和最具潛力的“增長極”。
行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壓力增大的現實,推動礦業發展方式向綠色、低碳、智能轉型,是實現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協調統一的根本出路,關乎行業的未來生存與發展空間。
體系解碼:九大維度勾勒“綠色礦山”全景圖
講座的核心部分,專家結合勝利東二礦的實踐,深入解讀了國家《綠色礦山建設規范》的九大核心維度,構建起清晰的綠色礦山建設框架:
依法辦礦(合規性): 嚴格遵守礦產資源法、環保法、安全生產法等法律法規,證照齊全有效,是綠色礦山的首要前提。
規范管理(高效性): 建立科學完善的管理體系,實現資源利用、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社區和諧的規范化、精細化管理。
綜合利用(高效性): “吃干榨凈”是關鍵詞。 專家重點講解了如何通過先進技術(如選煤工藝、煤矸石綜合利用、礦井水深度處理回用等),最大限度提高煤炭資源回收率,實現煤矸石、粉煤灰、礦井水等伴生資源或廢棄物的資源化、高值化利用,發展循環經濟。
技術創新(智能性): 積極應用先進采選技術、智能礦山技術(如自動駕駛礦卡、智能調度、遠程監控)、節能降耗技術和生態修復技術,以科技創新賦能綠色發展。
節能減排(低碳性): 實施全過程能耗管控,采用高效節能設備,推廣可再生能源應用(如礦區光伏),減少溫室氣體和污染物排放,積極助力國家“雙碳”目標。
環境保護(生態性): 這是綠色礦山的重中之重。專家系統回顧了礦區在污染防治(水、氣、聲、固廢)、生態保護與修復(邊開采邊治理、土地復墾、生物多樣性保護)、環境監測與應急管理等方面的具體實踐和標準要求,與之前參觀的復墾區、環保設施形成理論呼應。
土地復墾(責任性): 重申了“誰開發、誰保護,誰破壞、誰治理,誰損毀、誰復墾”的原則,詳細介紹了復墾規劃、資金保障、技術應用、工程實施及后期管護的全流程責任體系。
社區和諧(共享性): 強調企業要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維護礦地和諧關系,支持地方發展,保障員工權益,實現企業發展成果與社會共享。
企業文化(引領性): 培育具有生態意識、社會責任感和創新精神的綠色企業文化,使其成為全體員工共同的價值追求和行為準則。
“原來綠色礦山是一個如此龐大而精密的系統工程!”實踐團成員孫同學在筆記上重重地劃下重點,“它涵蓋了從合法合規到技術創新,從資源利用到社區關系的方方面面,遠超我們之前理解的‘種樹種草’那么簡單。這九大維度,就是礦山綠色發展的‘行動指南’。”
實踐啟示:從“知”到“行”的青春擔當
講座中,專家不僅講理論,更結合東二礦乃至行業的生動案例和面臨的挑戰(如高寒干旱地區生態修復的難度、技術成本等),進行深入剖析,引發了學子們的熱烈思考和討論。
“這場講座如同一把鑰匙,為我們打開了理解現代礦業可持續發展的大門。”實踐團指導老師張教授在總結發言中指出,“它讓同學們深刻認識到,未來的能源工作者,必須是‘綠色基因’的攜帶者和踐行者,既要精通專業技術,更要胸懷生態文明的全局觀。”
青春誓言:做綠色礦業薪火傳人
通過學習,西安科技大學“北疆青鋒,能源報國”實踐團的成員們對“能源報國”的使命有了更豐富、更深刻的解讀:
“報國”的新維度: 保障能源安全與守護綠水青山,同等重要,缺一不可。綠色礦山建設是實現這一雙重目標的根本路徑。
科技是核心武器: 破解資源高效利用、節能減排、生態修復等難題,歸根結底要靠科技創新。這激勵著學子們更加努力地鉆研專業知識。
系統思維是關鍵: 綠色礦山建設涉及多學科、多領域、多主體協同,未來能源人必須具備跨界的視野和整合資源的能力。
責任重于泰山: 從依法合規到社區和諧,處處體現著礦業人的責任擔當。這份責任,將由新時代的青年學子扛起。
講座結束,成員們心中激蕩著使命感。“今天的課,為我們指明了未來努力的方向。”實踐團成員李同學堅定地說,“我們要把‘綠色’二字刻進專業學習的骨髓里,將來無論投身科研、設計還是生產管理,都要做綠色理念最堅定的實踐者和推動者,讓‘黑色黃金’的開采,永遠與碧水藍天相伴!”
北疆的清風,吹拂著青年學子蓬勃的理想。西安科技大學“北疆青鋒,能源報國”實踐團將帶著對“綠色礦山”的深刻認知,將這份“綠色基因”融入血脈,立志成為推動中國礦業綠色轉型、可持續發展的中堅力量,讓青春在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征程中綻放最絢麗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