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科技大學“北疆青鋒,能源報國”實踐團探秘能源“鋼鐵動脈”:勝利東二礦運煤系統彰顯硬核實力
7月7日,西安科技大學“北疆青鋒,能源報國”社會實踐團在內蒙古大唐國際錫林浩特礦業公司勝利東二號露天煤礦的實踐學習深入到礦山運行的“核心脈絡”——煤炭運輸系統。在礦方技術負責人的詳盡介紹下,實踐團成員們得以揭開這條連接煤海與光熱的“鋼鐵動脈”的神秘面紗,深刻領略了現代化大型露天煤礦在煤炭儲、裝、運環節的科技力量與高效協同。
系統解碼:從煤倉到列車,科技賦能下的高效之旅
上午,實踐團成員們齊聚一堂,聆聽了一場關于勝利東二礦運煤系統的專題技術講解。礦方技術負責人以清晰的流程圖示和生動的語言,系統闡釋了煤炭從采掘工作面到最終裝車外運的“旅程”:
破碎與緩沖: 采掘出的原煤首先通過大型礦用卡車運抵破碎站。負責人強調,這里裝備有處理能力強大的破碎機,將大塊原煤破碎至符合運輸和洗選要求的粒度。破碎后的煤炭并非直接進入下一環節,而是落入巨大的儲煤倉(緩沖倉),這如同系統的“蓄水池”,有效平衡采掘與運輸環節的波動,保障流程的連續穩定。
“鋼鐵巨龍”的奔騰: 煤炭運輸的主角——帶式輸送機系統(Belt Conveyor System)成為講解的重點。負責人自豪地介紹,礦區構建了總長度可觀、縱橫交錯的封閉式/半封閉式輸煤廊道。這些廊道內,寬大、堅韌的輸送帶以極高的效率、極低的人力成本,晝夜不停地輸送著煤炭。其優勢在于:
運力巨大: 單條輸送帶每小時運量可達數千噸,遠超傳統卡車運輸。
連續高效: 24小時不間斷運行,運輸效率大幅提升。
環保降耗: 封閉式設計有效抑制了煤塵飛揚,降低了環境污染,同時比卡車運輸顯著節約燃油消耗,減少碳排放。
智能監控: 系統配備先進的在線監測裝置(如防撕裂、跑偏、堵料傳感器)和集中控制系統,實現遠程監控、自動報警和智能調度,保障運行安全可靠。
精準裝車:“噸”不虛發: 煤炭經由輸煤廊道最終抵達快速定量裝車站。這里是系統與外部運輸的接口。負責人詳細介紹了裝車流程:列車車廂在裝車站下方勻速通過,精密的定量給料裝置和溜槽根據預設參數,將煤炭快速、均勻、準確地裝入每一節車廂。先進的稱重系統確保裝車噸位精確無誤,避免超載或虧噸。整個裝車過程高效、精準、自動化程度高,一列萬噸級運煤列車可在短時間內完成裝車。
“這套系統簡直就是工業藝術的杰作!”實踐團成員陳同學在聽完介紹后由衷贊嘆,“從破碎到輸送再到裝車,環環相扣,高效智能,完美詮釋了現代化大工業生產的魅力。特別是那條‘鋼鐵巨龍’,無聲無息間就完成了煤炭運輸的壯舉,讓人深感震撼。”
實地感受:能源脈搏的強勁跳動
為了讓成員們有更直觀的感受,講解結束后,負責人帶領實踐團成員來到輸煤廊道關鍵節點和裝車站控制室進行近距離觀察(或在安全許可的前提下,進行適當的外部瞭望)。
在輸煤廊道旁,成員們仰望著這條龐大的“鋼鐵巨龍”在支架上平穩運行,低沉的轟鳴聲仿佛是大地的脈搏,傳遞著澎湃的能源力量。封閉式設計有效抑制了粉塵,體現了環保理念。
在裝車站控制室內,巨大的屏幕上實時顯示著裝車流程、設備狀態、煤流數據等信息。工作人員通過操作臺進行精準控制,整個裝車過程如行云流水,盡顯科技管理的魅力??粗鴿M載“烏金”的列車緩緩駛離裝車站,駛向遠方為千家萬戶送去光明與溫暖,成員們心中涌起強烈的自豪感與使命感。
青春啟迪:守護能源“大動脈”,擔當報國新使命
探秘勝利東二礦的運煤系統,為“北疆青鋒,能源報國”實踐團成員們帶來了深刻的啟迪:
理解能源保障的“最后一公里”: 煤炭開采出來,如何高效、經濟、環保地運出去,是能源產業鏈上至關重要的一環。運煤系統就是這條“生命線”的硬核支撐。
感受科技創新的磅礴偉力: 從巨型破碎機到智能輸送帶,再到精準裝車站,每一個環節都凝聚著創新的智慧。科技是提升效率、保障安全、實現綠色發展的核心驅動力。
領悟高效協同的系統思維: 運煤系統是采、破、儲、運、裝的高度集成與協同。它啟示未來的能源人,必須具備全局觀和系統思維,才能駕馭復雜的能源生產體系。
堅定專業報國的信念: 這條高效運轉的“鋼鐵動脈”,不僅是煤炭外運的通道,更是國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保障。維護好、優化好這樣的系統,就是新時代能源人的光榮職責。
“以前只知道煤炭要運出去,今天才真正理解了這背后龐大的系統工程和技術含量。”實踐團成員趙同學感慨道,“這讓我們更加明確,學好專業知識,掌握先進技術,未來才能為守護國家的能源‘大動脈’貢獻力量!”西安科技大學“北疆青鋒,能源報國”實踐團的青年學子們,將把對這條“鋼鐵動脈”的認知與震撼,轉化為鉆研動力,立志成為未來能源運輸領域的技術尖兵,讓青春在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暢通的壯闊事業中熠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