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萬象‘根’新”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團赴開化根緣小鎮,圍繞研學營地一站式服務平臺優化展開實踐調研。
為響應國家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號召,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及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充分發揮青春力量和專業知識,積極投身“千萬工程”深化實踐,助力開化縣根緣小鎮研學旅游產業升級與共同富裕目標實現。

實踐活動開始前,團隊在應君導師指導下,系統梳理了鄉村振興相關政策與根緣小鎮發展需求,制定了詳盡的調研與設計計劃,明確了助力研學營地環境與內容提升、IP設計及文創開發的核心任務。
實踐期間,團隊首日即展開密集調研。上午,團隊前往浙西革命斗爭紀念館深入學習紅色文化,通過珍貴文物、歷史照片和文獻資料,感悟革命先輩奮斗精神,并結合專業視角探討紅色教育融入研學課程的路徑,為平臺注入思政育人內涵。紀念館負責人詳細介紹了當地紅色資源保護現狀與發展規劃,為團隊后續工作提供重要參考。


下午,團隊深入根宮佛國文化旅游區進行專業考察,重點觀摩《開國大典》、《飛奪瀘定橋》等大型根雕藝術精品,詳細記錄根雕工藝、文化內涵及保護現狀。團隊成員結合專業知識,分析如何將深厚的根雕非遺文化轉化為研學體驗內容與文創設計元素,為平臺特色化提升收集一手素材。

傍晚,團隊在參觀開化文化客廳期間,重點走訪了城市展覽館和博物館。通過觀賞館藏文物、查閱歷史檔案以及體驗現代化的展覽方式,隊員們直觀而系統地了解了開化的歷史沿革、發展變化以及獨特的地域文化,大大加深了對開化社會文化和歷史傳承的認識。

下階段,團隊將聚焦根緣小鎮一站式服務平臺優化,重點完成主題研學課程包設計、專屬IP形象及文創產品概念方案開發、空間優化與服務流程完善建議,最終形成可推廣的《根緣小鎮研學營地環境與內容提升方案》,助力打造鄉村研學振興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