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日,西安科技大學“北疆青鋒 能源報國”實踐團在榆林神木神延西灣露天礦的實踐調研進入第三天。實踐團走進西灣露天礦選煤廠,深度探訪智能系統、煤汽運裝載系統及儲煤倉,還參觀了生態復墾成果,在能源科技與綠色發展的融合探索中收獲頗豐。
智能選煤:科技賦能高效生產
選煤廠內,智能控制系統成為實踐團關注焦點。巨大屏幕上,生產流程、設備狀態、監控畫面實時呈現,工作人員通過電腦精準操控。從原煤入廠到精煤產出,智能系統實現全流程自動化,不僅提升分選精度,還大幅提高生產效率。實踐團成員現場學習智能照明人員定位系統,了解其如何通過精準定位與智能調控,保障生產安全與節能降耗,直觀感受煤炭行業智能化升級的強勁動力。
產運環節:高效銜接保障供應
在煤汽運裝載系統區域,實踐團近距離觀察煤炭裝卸流程。標準化作業流程下,車輛有序裝卸、運輸,系統高效協同,確保煤炭及時供應市場。儲煤倉內部,龐大空間與科學存儲設計,保障煤炭儲備與調配穩定。成員們穿梭其中,探究倉儲布局、物料流轉邏輯,深入理解煤炭生產“產 - 運 - 儲”體系的高效運作。
生態復墾:踐行綠色發展理念
露天礦復墾成果參觀環節,實踐團被眼前的生態畫卷震撼。曾經的采礦區,如今已成為植被茂密、綠意盎然的生態區。展板上,“成熟一片、治理一片”的復墾原則,以及累計復墾面積、植被種植數據,見證企業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決心。從表土剝離養護到植被恢復,一系列生態治理措施,讓實踐團看到煤炭企業綠色轉型的堅實步伐,深刻認識到能源開發與生態保護協同發展的重要性。
此次實踐調研,實踐團既觸摸到煤炭行業智能化發展的前沿脈搏,又見證綠色生態復墾的顯著成效。成員們表示,將把調研所學轉化為奮進動力,以青春之姿投身能源報國事業,助力煤炭行業綠色智能發展邁向新高度,讓“能源報國”的青春誓言,在實踐探索與行業奮進中熠熠生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