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浙江萬里學院文化與傳播學院“漁你共富”暑期社會實踐隊的9位成員抵達湖州市南潯區石淙鎮,并通過長途跋涉抵達天辰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下文簡稱天辰公司),圍繞“石淙漁業全產業鏈調研”的主題,對天辰公司的上游魚苗培育與出口開展調研。

當天下午,在天辰公司會議室簡要溝通走訪目的后,負責人楊劉先生便帶領隊員前往育苗車間。途中,他詳細介紹了車間的“核心設施”——蓄水池、培育池、孵化池,三者相互配合,構成魚苗生長的完整“生命鏈條”。隨著楊劉生動地講解,實踐隊隊員們對現代化魚苗養殖體系有了初步認識。

魚苗養殖的成功,不僅依賴優質魚種,更在于養殖環節的精準管理。楊劉向實踐隊員詳細展示魚苗的過篩分池培育過程:由于同一池魚苗生長速度存在差異,為防止大魚苗吞食小魚苗,避免小魚苗因搶食不到而發育不良,工作人員需定期用9.5朝和10.5朝的篩子進行篩選。篩選后的魚苗,會經過精準稱重,確保每個池子的魚苗數量均勻,再分入不同養殖池。如此精細化操作,如同為魚苗量身定制成長環境,讓它們在適宜的空間中茁壯成長。
正如楊劉所說:“漁業養殖沒有捷徑,每一個環節都要精準把控,這既是對魚苗的負責,也是對自己事業的負責。”從優質魚種的選擇,到養殖環節的精準管理,再到病害的科學防治,每一個步驟都緊密相連,環環相扣,共同構筑起創造更高經濟價值的堅實橋梁。

“國內魚苗培育行業的關鍵是什么?”實踐隊員周致丞提問道。楊劉以十余年深耕經驗指出兩大“硬杠桿”:水質標準和魚種質量,即“水質是生命線,魚種是敲門磚”。
“漁業不是‘靠天吃飯’,而是‘靠技術生金’。”楊劉寄語新人:選址重水源,個人更須具備吃苦精神與長線思維,“心有猛虎,細嗅薔薇”。在他眼中,這些魚苗不僅是商品,更是鄉村振興的“希望種子”,承載著產業發展與共富的愿景。
本次實踐在合影中落幕。半天體驗里,隊員們既領略了石淙鎮的水鄉風光,更沉浸式解碼了水產育苗的全流程。未來,“漁你共富”實踐隊將繼續深耕漁業產業,破譯漁業產業鏈密碼,與石淙鎮攜手書寫鄉村振興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