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漁村振興的"石"與"海"密碼
時間:2025-03-29 23:13:18 關注:
一、引言
為深入踐行"鄉村振興"戰略,2024年7月15日,浙江舟山群島新區旅游與健康學院“藍海探航隊”共赴嵊泗縣黃龍島開展調研。這座以"石屋古漁村"聞名的海島,正通過"石文化傳承+網紅經濟+生態養殖"的三維發展模式探索共同富裕之路。本文將圍繞文化賦能、產業轉型、漁旅融合三大主題,呈現我們的調研發現。
二、峙岙村的"石"與"海"雙重基因
(一)石文化館:凝固的漁村記憶
在形如巨型海螺的石文化館中,我們見到了全國罕見的"元寶石"標本。館內陳列的200余件石器,從明清時期的石臼到現代漁民創作的卵石畫,生動演繹了"石屋—石路—石生活"的生態智慧。村書記莊園介紹:"這些石頭房子不僅是文物,更是發展民宿經濟的‘金鑰匙’,去年帶動村集體增收30萬元。"
(二)網紅打卡點的流量密碼
1.聽風畫海:由廢棄曬場改造的觀景平臺,通過藍白相間的馬賽克藝術裝置,成為小紅書熱門打卡點。
2.赤膊山:這可是觀賞黃龍島全景的絕佳地點。沿著蜿蜒的山路拾級而上,海風輕拂臉頰,帶來絲絲涼意。登頂的那一刻,眼前的景色令人驚嘆,錯落有致的漁村、湛藍無垠的大海、盤旋飛翔的海鷗,構成了一幅絕美的畫卷。
3.元寶山:最為著名的景觀便是山頂之上的兩個大云寶石,被形象地稱為“元寶石”。這兩個元寶石,尤其是大元寶石,重約百噸,高6米,形若兩錠神來的金銀大元寶,鑲嵌在山頂上,任憑大風大雨都不會滾落,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被譽為“東海奇石”。
站在山頂遠眺,可以欣賞到一幅遼闊的山海畫卷。
三、產業調研:從傳統漁業到多元經濟
(一)人口與產業基本面
峙岙村現有常住人口487人,60歲以上占比達58%,呈現出典型的海島老齡化特征。但近年來通過"公司+合作社"模式,培育了三大支柱產業:
-近海養殖(年產牡蠣800噸)
-休閑漁業(8艘改造觀光漁船)
-石屋民宿(23家精品民宿)
(二)牡蠣養殖的現代化轉型
在養殖大戶王海星的帶領下,我們乘船前往"黃龍一號"深海養殖區。這里采用新型延繩式養殖技術,相比傳統筏式養殖增產40%。在加工車間,工人們正進行"清洗—分級—真空包裝"流水作業。"我們的‘黃龍金蠔’通過電商平臺能賣到68元/斤,是批發價的3倍。"王海星指著直播設備說道。
四、發展建議
1.文化深度挖掘:開發"石文化研學課程",將卵石彩繪等非遺技藝轉化為體驗項目
2.產業鏈延伸:建設牡蠣主題餐廳,開發即食調味蠔等深加工產品
3.數字賦能:搭建"智慧黃龍"小程序,整合民宿預訂、特產購買等功能
五、結語
當夕陽將石屋染成金色時,藍海探航隊成員們理解了莊園書記"讓石頭唱歌,讓海水生金"的深意。黃龍島的實踐表明,鄉村振興需要立足本土基因,在守護與創新間找到平衡點。作為旅游專業學子,我們將持續關注這片充滿可能性的蔚藍土地。
作者:藍海探航隊 來源:浙江舟山群島新區旅游與健康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