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 月 10 日至 12 日,山東大學文學院“探知浩然文脈 賡續文教之思”團隊奔赴山東大學青島校區,開展了一場意義深遠的文學檔案實踐調研活動。
此次調研旨在借助國立青島大學(后改名為國立山東大學)的歷史檔案,深入探尋 1930 年代齊魯大地上的文學教育歷史現場,進一步豐富對楊振聲、聞一多、梁實秋、臧克家、吳伯簫、沈從文、老舍、洪深、王統照等中國現代作家的文學創作與教育實踐的理解,并為當代的鄉土文學創作與文學教育提供參考資源。
1 月 10 日,團隊成員懷著對歷史的敬畏與探索的熱情,踏上了前往青島市的調研之旅。在為期三天兩夜的調研過程中,團隊成員們馬不停蹄地穿梭于青島市檔案館、青島市圖書館、青島市文學館、良友書店、中國海洋大學檔案館、山東大學青島校區博物館、山東大學青島校區圖書館以及《駱駝祥子》博物館等多個重要機構。
他們通過查閱檔案、翻閱文獻、參觀展覽等方式,深入挖掘 1930 年代國立青島大學/國立山東大學的珍貴歷史資料。在青島市檔案館,團隊成員們有幸查閱到了一批保存完好的國立青島大學早期檔案,這些檔案詳細記錄了當時的城市建設、作家筆錄、課程設置、教師聘任、學生情況等信息,為了解當時的文學教育體系提供了第一手資料。
在青島市文學館,成員們發現了大量與作家相關的舊報刊、舊期刊、舊書信、手稿和出版物,這些珍貴文獻生動展現了他們在青島時期的創作與生活狀態。而在山東大學青島校區博物館,豐富的歷史文物和詳實的展覽內容,讓團隊成員們仿佛穿越時空,回到了那個充滿文學氣息的年代。
除了在檔案館和圖書館的文獻查閱工作外,團隊還實地考察走訪了小魚山文化名人舊居街區,包括老舍故居、梁實秋故居、趙太侔故居、王統照故居等。這些故居不僅見證了眾多文學大家在青島的生活點滴,更承載了那個時代濃厚的文化氛圍。
在老舍故居,團隊成員們看到了老舍先生當年創作《駱駝祥子》時的書桌和筆墨,仿佛能感受到他筆下文字的溫度;在梁實秋故居,故居中的陳設和照片生動再現了梁實秋先生在青島的生活場景,讓成員們對他的文學創作背景有了更直觀的認識。
通過此次實地調研,團隊積累了極為豐富的文獻史料,尤其是 1930 年代國立青島大學/國立山東大學的檔案材料。這些珍貴資料不僅為后期編撰相關的文獻史料匯編、綜合調研報告等奠定了堅實基礎,更為深入研究中國現代文學史提供了新的視角和思路。
團隊成員們紛紛表示,此次調研不僅是一次學術探索之旅,更是一次回到歷史中文學現場的奇遇。他們深刻感受到,歷史與現實緊密相連,文學創作與教育實踐在不同時代都肩負著傳承文化、啟迪思想的重要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