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農業領域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變革。數字農業,作為地學空間和信息技術支撐下的集約化和信息化農業技術,正逐步成為推動現代農業發展的核心力量。近年來,農業農村部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大力推進智慧農業建設,通過出臺系列政策措施和實施系列重大項目,促進了信息技術與農業產業各環節各領域的深度融合,取得了顯著成效。2022年,全國農業生產信息化率已達到27.6%,標志著我國農業數字化轉型取得了階段性勝利。
在這一背景下,大連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智農創行團隊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深入一線,探索數字農業的實踐路徑。近日,該團隊先后前往遼寧阜新牧原有限公司和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的內蒙古賽馬場進行實地調研,深入了解畜牧養殖業的數字化轉型現狀,為團隊的科技創新提供了寶貴的思路。
實踐團成員在遼寧阜新牧原有限公司前合影
在遼寧阜新牧原有限公司,實踐團成員們首先在大會議室與工作人員進行了深入的溝通交流。通過工作人員的詳細介紹,實踐團成員對畜牧養殖的發展現狀有了大致的了解,并對整體的運行機制有了清晰的認識。在了解牧原的基本法時,成員們深刻感受到了國家對食品安全的重視以及對畜牧養殖效率提升的迫切需求。隨后,實踐團成員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參觀了養殖系統的大致流程,親眼見證了科技創新對畜牧養殖和人民民生帶來的深刻改變。
緊接著,團隊成員前往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的內蒙古賽馬場進行調研。在這里,他們參觀了當地飼養小馬的馬場,并了解到了現代蒙古馬養殖的變革。與過去的粗放牧不同,現在的蒙古馬養殖采用了精確投喂的方式,每匹馬都根據其自身情況得到不同用量和種類的飼料,確保了每匹馬都能得到充足的營養。此外,每匹馬還擁有屬于自己的電子檔案,詳細記錄了它們的健康狀況和生長環境,為馬匹的健康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
實踐團成員在內蒙古賽馬場
實踐第三站,實踐團成員來到上海多維馬術俱樂部。在這里,科技正深刻改變著馬場管理。俱樂部運用智能監控與健康監測設備,實現馬匹狀態的實時追蹤,為個性化飼養提供數據支持。飼喂方面,俱樂部摒棄粗放方式,采用精細化策略,根據馬匹特點定制飼料配比與計劃,確保營養均衡,預防疾病。同時,俱樂部嚴格篩選飼料供應商,保障飼料品質。未來,上海多維馬術俱樂部將持續探索創新,與同行攜手推動中國馬術行業繁榮發展,展現現代馬場管理與飼喂的新風貌。
實踐團成員在上海多維馬術俱樂部
這次實地調研不僅讓實踐團成員們深刻感受到了數字農業在畜牧養殖業中的廣泛應用和巨大潛力,也為他們的科技創新提供了寶貴的思路。回到家鄉后,團隊成員們迅速行動起來,在線上召開了會議,由組長史津赫同學詳細講述了團隊所構想設計的智能化農場的樣式。在會上,隊員們積極討論、獻計獻策,并開始了建模、代碼編寫以及APP設計等工作。
智農創行團隊的這一項目不僅對于推動數字農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更將為我國的農業現代化進程注入新的活力。通過科技手段提升農業生產效率和質量,不僅能夠保障國家糧食安全,還能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提高農民生活水平。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隨著數字農業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普及,我國的農業領域將迎來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