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南水北調源頭,鑒水利工程之美
時間:2025-02-22 13:53:20 關注:
自2013年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正式通水以來,累計向北方調水超400億立方米,惠及沿線1.2億人口。揚州江都水利樞紐作為“東線源頭”,年均調水量約占全線70%,其生態保護與科技創新經驗為世界跨流域調水提供了中國方案。為深入踐行生態文明理念,增強對南水北調國家重大戰略工程的認識,“江河聯袂•百十承志”實踐團于2月17日前往揚州市南水北調東線源頭公園,開展線下南水北調調研考察活動。通過實地探訪、參觀展廳與互動體驗,近距離在南水北調源頭公園感受南水北調工程的宏偉成就,旨在領悟水資源保護的深遠意義。
走進公園展廳,溯源東線工程
揚州作為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源頭起點”,這里承擔著長江水北送的重要使命。在講解員帶領下,實踐團通過展覽介紹、動態影像與歷史照片,全面了解工程了從規劃到建成的艱辛歷程,認識到一江清水北送需要跨越13個梯級泵站、涉及數千公里調水線路,這背后是無數建設者的智慧與汗水。
深入探訪公園,共賞江湖風光
隨后,實踐團隊走進源頭公園核心區,碧波蕩漾的輸水河道與綠意盎然的生態廊道相映成趣。通過考察,實踐團的成員們了解到,為了保障‘一泓清水北上’,揚州實施源頭濕地修復、農業面源污染治理等工程,打造了‘清水走廊’與‘生態屏障’雙重體系。在看到公園調水前后水質的顯著變化后,成員們不禁紛紛感嘆,揚州在生態治理方面,為其他南水北調工程地區的水源保護樹立了標桿。
感悟水利力量,共筑“清水未來”
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來到揚州,考察南水北調東線工程,他曾在發言中叮囑:“一定要確保一江清水向北流。”水安全,是國家人民心系的問題。加快構建國家水網主骨架和大動脈,推動南水北調和國家水網高質量發展,能為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此次實踐雖然落下帷幕,但青年學子對綠水青山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與了解。經此一行,實踐團的每個人不僅深刻理解了科學調配水資源的復雜性,更承諾以專業知識助力節水護水。后續,實踐團將圍繞水利等主題開展一系列宣傳活動,推動社會實踐成果轉化為服務國家戰略的青春動能。
作者:劉粵華 來源:河海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