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安慶——生態科學助力農業發展
時間:2025-01-24 22:41:19 關注:
隨著現代科技的進步以及廣大農業工作者的不懈努力,生態科學被不斷應用于農業發展當中,這大大地推動了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并助力提高農產品質量,安慶市宜秀區的白澤湖鄉循環農業科技示范區正是應用生態科學助力農業發展的先鋒。這里風景優美,水土豐饒,農業工作者們運用著自己的智慧與雙手,打造出了這片綠色的杰作,其中水生蔬菜和跑道養魚是示范園中的最大亮點。
水生蔬菜是白澤湖鄉循環農業科技示范區的主打項目,示范區將廢窯廠改建2600平方米水生科普體驗館,與安慶山泉水生蔬菜研究所合作,聯手共建100畝水生蔬菜基地,這一舉措不僅能夠巧妙地將水生蔬菜種植和解決農村水源污染相結合,有效治理農村污水、黑臭水體污染,提升人民居住環境,更合理地利用了當地的資源,體現了當地部門以及工作人員的卓越才干。
水生蔬菜的發展離不開科技進步,20余年間,安慶山泉水生蔬菜研究所專注于自然水面無土種植農作物技術,培育出的水生蔬菜苗種出售全國各地,形成長期造血的新型農耕方式,因地制宜,以農治水、以水富農,發展前景廣闊。這離不開廣大科研人員的奮斗。
在魚類養殖反面,跑道養魚通過在有限的流水槽空間內創造適宜的養殖環境,實現高密度養殖,單位面積產量比傳統養魚方式大幅提高。一般來說,一條流水槽養的魚產量相當于 2.5 畝甚至更多傳統魚塘的產量,整體養殖產量能比傳統魚塘養殖提高 3-5 倍,由于產量的提升以及養殖過程中飼料利用率的提高,在相同的養殖面積下,跑道養魚能夠獲得更高的經濟收益。而且高品質的魚產品往往能以更好的價格出售,進一步提高了經濟效益。產品質量上跑道養魚具有巨大優勢,跑道養魚的魚類生活在流水環境中,需要不斷游動以抵抗水流,運動量增加使得魚肉更加緊實,口感更好,肉質更鮮美,在市場上更受消費者歡迎,同時跑道養魚培養出的藥物殘留少——跑道養魚的水質管理更科學,水體溶氧充足,魚的生存環境良好,自身免疫力較強,疾病發生率相對較低,從而減少了魚藥的使用量,降低了藥物殘留風險,產品質量更安全;跑道養魚還具有生態環保優勢——尾水排放少:跑道養魚通過排泄物收集系統,能將魚類排泄物和殘餌等及時收集處理,減少了養殖廢棄物對水體的污染,實現養殖尾水零排放或達標排放。而傳統養魚方式中,大量的排泄物和殘餌會在池塘中積累,容易導致水質惡化,需要定期換水,尾水排放量大,對周邊水體環境造成較大壓力。
資源利用高效更是生態科學作用的體現:跑道養魚的排泄物經過處理后可以作為優質肥料用于農業生產,實現了資源的循環利用。同時,外圍池塘的水質凈化系統通過種植水生植物、放養濾食性魚類等,構建了生態平衡,提高了水資源和土地資源的利用效率。
在已經取得眾多成果的狀況下,大楓社區擬建10000㎡智能化養殖大棚,用于工廠化大棚室內養殖、蝦苗培育等項目,不沉溺于眼下的成就,而是著眼于未來,致力于更好地為人民群眾服務。作為安慶市首家村級現代高效循環農業示范園,園區的探索還不止于此,二期還將打造城市水上農業公園并建設科普體驗館,發展休閑旅游,園區將以生態循環農業為引領,走出一條安全、高效、生態、綠色的現代農業發展之路。
作者:劉天樂· 來源:大學生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