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8日,山東大學(威海)情起紙鳶調研團奔赴濰坊市寒亭區海鵬風箏坊,對濰坊風箏市級代表性傳承人韓臻老師進行了一場深入訪談。本次訪談旨在深入了解濰坊風箏文化傳承與發展現狀,探索風箏紋樣創新路徑及推動風箏文化傳播。

圖 團隊成員與韓臻合影
訪談期間,韓臻老師詳細介紹了工作內容。其工作涵蓋風箏設計制作銷售全流程,設計靈感源于生活與客戶定制,在將各類圖案轉化為風箏設計紋樣時,著重考慮放飛因素,如傳統風箏的兜風面、排風面比例,確保風箏兼具藝術與實用價值。在創新方面,韓臻老師融入現代元素,如飛機、衛星等圖案的風箏,且積極嘗試與布玩具、毛線編織等非遺項目結合,開發風箏文創產品,像沙燕刺繡香包等,拓展了風箏文化的呈現形式。回顧傳播經歷,韓臻老師認為非遺進校園、國內外展演等效果顯著,在校園教學中,部分學生對風箏產生濃厚興趣,使傳統技藝得以在年輕群體中傳承。同時,政府扶持、網絡銷售、與品牌聯動也助力風箏文化傳播,韓臻老師著重強調風箏制作“扎、糊、繪、放”要點,尤其在設計創新上對大學生寄予厚望,期待其用專業知識塑造新穎風箏紋樣,講好濰坊風箏故事。

圖 團隊成員對韓臻進行訪談
此次訪談意義重大,為情起紙鳶調研團研究濰坊風箏文化提供了豐富的一手資料,有助于團隊從文化、藝術、工藝等多維度深入剖析風箏紋樣創新路徑與風箏文化傳播手段,在學術層面豐富傳統手工藝研究案例庫。于實踐而言,啟發團隊成員運用專業知識參與風箏文化傳播與創新,如文案創作、現代紋樣設計等,推動古老風箏文化在新時代煥新活力,在校園與社會營造濃厚非遺保護氛圍,促進濰坊風箏文化傳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