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大學歷程孫家衛支教隊7.8開營儀式
時間:2024-09-07 09:08:55 關注: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TA們說——支教是一場盛大的蝴蝶效應,我們以振翅微風卷起孩子們心中愛的風暴;孩子們如蝶飛舞,在我們心中刻下絢爛的印記。我生來屬于農村,如今回到農村,看到他們,忽覺,童年的射出的子彈正中眉心。
支教開營儀式的序幕緩緩拉開,當地老師簡單發言,為大家拍了合照,“咔嚓”一聲,照片定格笑容。隊長蔡嘉捷侃侃而談,以輕快而細膩的語言宣告了活動的開始。不論老師還是學生,大多都帶些局促,大家逐次進行自我介紹,有的小朋友上臺說了兩三句就一溜煙跑回了座位。第一個小游戲隨之開始,主持人說出幾個在自我介紹中包含的元素,由同學和老師們辨認是誰,小朋友認真地掰著手指挨個辨認,小聲討論著誰是誰,老師們大腦瘋狂運轉,希望快速將孩子的面貌、愛好與姓名對應。隊長幽默接梗,統籌全局,孩子們靦腆或是外向,紛紛認真參與,乖乖坐直身子,豎起耳朵傾聽,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找到相應的人。
氣氛逐漸熱烈,進入第二個游戲,“不要做”挑戰,小朋友高高舉起手,自告奮勇寫任務,貼到想貼的老師或者同學頭上,我也收獲了三條未知的“禁令”,看到同樣是buff疊滿的隊長,我倆紛紛笑場;幾個孩子的視線被紙條遮擋,用嘴呼呼地吹著氣,或是伸手抬起紙條。我們可以通過聊天等提示對方做出對應動作從而淘汰,out之后,會有熱心的“志愿者們”給你快速貼上新的任務,一時間,教室里人來人往,熱鬧非凡,處處歡聲笑語。后續又玩了“老師說”“數字炸彈”等破冰小游戲,兩三位性格過于活躍的小朋友喜提警告一次,不過氣氛依舊很好,最終活動以“煩惱盒子”收尾,大家將參加本次活動的愿望還有近期的煩惱等等寫在紙上,將由我們一一閱讀后幫助他們實現愿望或是解決困難。
活動結束后,孩子們將要回家,他們帶著大大的笑容,朝我們揮手說再見,轉身蹦蹦跳跳地離開,落日的余暉為他們的身影鍍上一層光暈……
志愿者到達支教地需要一個多小時,我們輾轉地鐵、公交,還需要走一段不短的路程;孩子們在假期中選擇來到這里,甚至不是本村的學生特意來到此處學習。一同懷著美好的期許,我們在孫家衛相遇。我們將全力以赴,冀以塵埃之微補益山海,有一份熱,發一分光。
惠特曼曾寫道:“自我、生命這些問題總在不停出現,毫無信仰的人群川流不息,城市充斥著愚昧,生活在其中有什么意義,答案是,因為你的存在,偉大的戲劇在繼續,因為你可以奉獻一首詩,你的詩是什么。”青春多迷茫,但圓滿開營儀式為我的日子詩譜了一段充滿希望的序章。
作者:吳清杰 來源:山東大學學生春暉社“泉潤丹心,濟水揚帆”赴濟南歷城關于“希望小屋”兒童關愛支教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