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虞鑫凱 杜先澤)自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鄉村振興戰略后,全國各地鄉村積極響應國家號召,不斷深化改革,開啟鄉村振興新篇章。在此背景下,為進一步了解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后的實際成果及紅色思緒文化傳承情況,2024年8月8日,南京財經大學會計學院“紅綢紛染,青葉點綴,揮斥田間幾許風光”實踐團隊走進了揚州市夏集村進行實地調研,探索鄉村歷史發展新路徑。
李白曾經寫過“煙花三月下揚州”,在古城揚州,有那么一個美麗的縣城,物華天寶,應運而生的寶應,唐王年號,帝皇賜名。而夏集村是揚州市寶應縣下的一個村落,有著古老的歷史,人文積淀厚重,郭氏老人獨資造橋的佳話流傳百年之久。抗日戰爭年代,愛國華僑林友映抗擊日寇,壯烈捐軀,在此書寫了一段可歌可泣的紅色歷史。近兩年,夏集村積極響應國家的鄉村振興戰略,開展了集鎮面貌提升工程以及莊臺人居環境改造工程,各方面發展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為村居建設再添濃墨重彩的一筆。
圖為夏集村田間風光 倪浩博 攝
實踐團隊來到夏集村后,先采訪了當地居民,了解了當地的經濟發展狀況和百姓日常生活水平,據當地人老吳介紹,他一直住在揚州市區,本次回老家探親,看到家鄉的種種變化,老吳是看在眼里喜在心上。“曾幾何時,這里還是經濟貧困地區,生活環境很差,到處是隨意堆放的垃圾,臭氣熏人,河水十分渾濁,河里到處漂浮著生活垃圾和工廠排污。不過隨著近兩年夏集村積極響應鄉村振興戰略,開展鄉村建設以來,昔日的最差莊臺已經變成生態宜居、環境優美的現代村莊。”老吳說,“空氣也變得愈發清新,住在這樣的莊子里,心情自然也好了起來。這個夏天走在夏集村里,道路寬暢、河水清澈、村莊整潔,令人心曠神怡。”
隨后團隊成員又走訪了夏集村黨群服務中心,黨支部書記趙學軍告訴團隊成員,曾經的夏集村確實如村民所言,是個經濟貧困,生活環境差的最差莊臺,不過鎮黨委政府一直高度重視人民的生活環境和生活水平,始終把人民放在第一位,在鎮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之下,去年該村圍繞“美麗宜居鄉村”項目以點帶面,向全村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果。此外,在發展經濟方面,政府也下大力氣大力推進土地經營權規范流轉,全村220個組整組流轉流轉面積8萬畝,為村集體增收2000萬元。按照“標準化生產、專業化管理、產業化經營、市場化運作”的模式,發展訂單農業、農資采購、糧食烘干、精深加工、電子商務銷售等業務模塊。組建聚力農機服務合作聯社,采取“村集體占大股+村干部入股+大戶參股”的方式。組建農業產業協會,下設農作物種植、畜禽養殖養殖、農村電商四個分會,變“單兵作戰”為“軍團作戰”。精心打造“里下河·夏集·共瑩·潼河·甄蜂源·水月·子嬰河·大地飛鷹”等7個名特優農產品品牌。
圖為夏集村黨群服務中心內景 倪浩博 攝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重要意義,首先是實現共同富裕的要求:鄉村振興戰略有助于縮小城鄉差距,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這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其次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要求,通過鄉村振興,可以加快農業現代化進程,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確保國家糧食安全。
再次是農村全面發展的要求,鄉村振興旨在推動農村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等各方面的全面進步,構建新時代美麗鄉村。
最后是解決“三農”問題的要求,鄉村振興是解決我國農業、農村、農民問題的重要途徑,有利于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提高農民福祉。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中央從黨和國家事業全局出發、著眼于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順應億萬農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的重大決策,對于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深遠意義。最終,在本次的實踐過程中,團隊成員收獲頗豐,一幅瑰麗的鄉村畫卷將在中華大地上如火如荼地描繪著。
投稿:會計學院 倪浩博
審稿:會計學院 杜先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