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莆田學院滿天星“π”計劃社會實踐隊為西洪村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社會實踐活動,不僅正式啟動了校地共建基地授牌儀式,還攜手開展了“七彩假期”關愛兒童項目志愿服務專項行動,為當地少數民族兒童送上了一份特別的暑期禮物。
作為少數民族聚居地,西洪村獨特的文化背景與教育需求一直是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此次,莆田學院滿天星“π”計劃社會實踐隊積極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將目光投向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旨在通過創新教育方式,為鄉村兒童帶去知識與歡樂。
活動中,志愿者們巧妙利用五彩斑斕的吸管作為教具,結合當地方言特色,設計了一場創意吸管搭建活動。在志愿者的引導下,小朋友們發揮無限想象,通過“一擺、二拼、三壘”的簡單步驟,將平凡的吸管變身為形態各異的幾何模型,有的宛如巍峨的城堡,有的則似橫跨天際的橋梁,更有的如即將升空的火箭,創意無限,令人嘆為觀止。
“老師夸我們的房子有創意又穩固,我還得到了一個小紅花貼紙,真是太開心了!”西洪小學二年級的李子軒同學興奮地分享著自己的喜悅。活動現場,孩子們的歡聲笑語此起彼伏,不僅手眼協調能力得到了鍛煉,更在無形中培養了創新思維和團隊合作精神。
此次“七彩假期”關愛兒童項目志愿服務專項行動,是莆田學院與黃石鎮團委攜手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又一有力舉措。雙方通過建立長效結對機制,將“育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深入基層,為鄉村兒童提供了更多元化、更富趣味性的學習體驗。同時,這也激發了大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了高校與鄉村之間的資源互補與互利共贏,為探索“青年服務基層、基層回饋青年”的鄉村發展新模式提供了寶貴經驗。
展望未來,莆田學院滿天星“π”計劃社會實踐隊將繼續秉承“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深入鄉村、貼近群眾,為鄉村振興貢獻青春力量。(通訊員 阮凱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