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充滿挑戰與機遇的時代,科技的每一次進步都深刻影響著國家的命運與民族的未來。7月23日,我作為安徽工業大學博士科技服務團的一員,有幸踏入了中國鋼鐵工業的璀璨明珠——上海寶鋼,進行了一次意義非凡的社會實踐活動。這次經歷,不僅讓我對無人數控技術有了直觀而深刻的認識,更讓我在鋼鐵的熔爐中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與溫度,以及作為企業靈魂的黨性光輝。
啟程:夢想與現實的交匯點
初到寶鋼,我被其現代化的廠區、井然有序的生產線以及無處不在的科技元素深深震撼。這里,是夢想與現實交匯的地方,是科技與工業完美融合的典范。作為科技服務團的成員,我們此行肩負著探索智能制造前沿、促進產學研融合的重任。而寶鋼,正是我們實現這一目標的最佳舞臺。
探索:無人數控技術的魅力
在寶鋼技術工人的帶領下,我們深入生產一線,親眼見證了無人數控技術的神奇魅力。無人天車、智能機器人、自動化生產線……這些高科技設備在各自的崗位上默默工作,它們通過精密的算法和強大的數據處理能力,實現了對生產過程的精準控制。無需人工干預,便能高效、準確地完成吊裝、焊接、切割等復雜任務。這種前所未有的生產方式,不僅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更在保障安全、提升品質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
通過與技術工人的深入交流,我了解到無人數控技術的背后是無數科研人員的心血與汗水。他們不斷突破技術瓶頸,勇于創新實踐,才使得這一技術從理論走向現實,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這種對科學的執著追求和對技術的無限熱愛,讓我深受感動和啟發。

圖為實踐隊員與寶鋼技術工人在實地考察后的合照。朱琛宇 供圖
感悟:科技與人性的和諧共生
在感嘆無人數控技術帶來的巨大變革的同時,我也深刻體會到了科技與人性的和諧共生。在寶鋼的生產車間里,雖然機器人、自動化設備隨處可見,但技術工人的身影依然不可或缺。他們與機器并肩作戰,共同守護著這條鋼鐵巨龍的穩健前行。技術工人對設備的精心維護、對工藝的不斷優化、對安全生產的嚴格把控,無不彰顯著他們對工作的熱愛與責任。這種人與機器之間的默契配合,讓我看到了科技發展的溫度與人文關懷。

圖為寶鋼技術工人向實踐隊員們展示并介紹工廠的無人數控技術。朱琛宇 供圖
回望:歷史與黨性的精神傳承
參觀完生產車間后,我們一行又來到了寶鋼歷史陳列館和黨性教育智慧中心。在這里,我仿佛穿越了時空隧道,見證了寶鋼從一個小型鋼鐵廠發展成為全球知名鋼鐵企業的輝煌歷程。一幅幅珍貴的照片、一件件生動的展品、一段段感人的故事……它們無聲地訴說著寶鋼人的奮斗與犧牲、創新與奉獻。

圖為實踐隊員在寶鋼歷史陳列館前合照。朱琛宇 供圖
而在黨性教育智慧中心,我更是被寶鋼人堅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黨性修養所震撼。這里不僅有對黨的歷史、黨的理論的深刻闡述,更有對寶鋼人黨性錘煉、作風建設的生動展示。我深刻感受到,正是有了黨的堅強領導和寶鋼人對黨性的堅守與傳承,才使得寶鋼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屹立不倒、不斷前行。

圖為實踐隊員在寶鋼黨性教育智慧體驗中心前合影。朱琛宇 供圖
展望:青春與夢想的同頻共振
此次寶鋼之行,讓我對科技的力量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和感悟。我深知,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學子、未來的科技工作者,我們有責任也有能力在科技創新的道路上貢獻自己的力量。我們要以寶鋼人為榜樣,不斷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攀登新高峰;我們要將個人夢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之中,用科技的力量推動社會進步、造福人民群眾;我們還要時刻銘記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堅守黨性原則、弘揚優良作風、永葆奮斗精神。
展望未來,我滿懷信心與期待。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應用的不斷深入推廣,無人數控技術將在更多領域發揮重要作用;我也相信在寶鋼等優秀企業的引領下中國鋼鐵工業將邁向更加輝煌的明天;我更相信在廣大青年學子的共同努力下中國科技事業將迎來更加燦爛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