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障礙社會實踐
時間:2024-08-24 10:40:09 關注:
早上八點半,我們一行人來到棗莊市臺兒莊區(qū)精神衛(wèi)生中心對部分患者精神狀況、藥副反應、病恥感等方面進行問卷調查。打開層層上鎖的鐵門,才進入住院部,接觸到患者。開鎖和上鎖時發(fā)出類似鐵鏈在地上摩擦的聲音,讓我感覺壓抑和恐懼。在住院部休息室正式開展問卷調查,與精神病患者進行一對一面對面溝通。我一共調查了兩位患者,其中一位患者患有精神分裂癥,并帶有嚴重的躁狂和偏執(zhí)。在調查問卷進行過程中反復提及想出院,認為自己出院了就會康復,并且表現出非常健談。后來咨詢醫(yī)生,表示該患者病情嚴重,其家人沒有辦法繼續(xù)照顧他才把他送進了精神衛(wèi)生中心,并且該患者平日里不愛說話。
對此我感觸良多,精神病患者的家人所承受的壓力和痛苦其實不亞于精神病患者本人。在面對家人患精神類疾病時,經濟壓力、輿論壓力接踵而至。同時,今天進入精神衛(wèi)生中心內部,全封閉的空間、嚴格的作息安排、規(guī)律的康復治療,對精神病患者的病情有一定好處,同時也是對他人的保護。但長時間處于封閉環(huán)境中還是會感覺到無聊和壓抑。對于精神病患者的治療方法,或許永遠沒有完美,永遠都在摸索和進步。
作者:沈琳雅 來源:大學生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