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啟未來:石斛產業暑期智能化調研揭秘,綠色科技引領新風尚
導語:為深入貫徹落實學習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堅持城鄉融合發展、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浙江水利水電學院人文與外國語學院浙江水利水電學院2024年暑期大學生赴溫州樂清虹橋鎮沙河村將電子產業與農文旅融合發展的數字新藍圖鄉村振興實踐隊于7月16日前往溫州樂清虹橋鎮沙河村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此次實踐旨在深入調查研究該村石斛產業發展現狀,藉此探索農文旅發展新思路,及與電子產業融合發展的數字農業新藍圖。
正文:樂清被譽為“中國鐵皮石斛之鄉”,是鐵皮石斛道地產區和核心主產區,形成的產銷旅一體化全產業鏈總產值已超38億元,帶動了5萬多農民致富增收。
實踐隊首先實地走訪了樂清虹橋鎮鐵皮石斛專業合作社基地。基地負責人曹恒慶向隊員們詳細介紹了鐵皮石斛的培育環境、生產流程和銷售渠道等,并特別強調了棚內的溫度要求:“石斛的生產培育要求很高,生長溫度需要穩定在25℃左右…”如此高要求的培育環境,目前的溫控操作卻比較單一:根據大棚內的溫度計,人工控制灑水裝置的開關。

(圖為石斛基地現有的半自動灑水裝置。吳佳慧 供圖)
因此在調研考察結束后,實踐隊向基地負責人曹恒慶先生提了一個建議,請教此舉是否可行---
石斛是分棚種植,當溫度超過石斛適宜生長溫度或低于石斛適宜生長溫度,是否可以采用全自動化灑水裝置,以減少人工成本、實現棚內智能化?
曹恒慶先生對實踐隊的提議高度認可,并表示,高科技農業生產技術運用于石斛生產雖然有一定的難度,但如果能采用智能化農業生產技術,就可以培育出更優質的鐵皮石斛,有助于石斛產業的進一步發展。
為此,帶著這樣的問題,實踐隊隨后來到了同樣位于虹橋鎮的曹豐注塑加工電子廠。電子廠廠長曹豐先生向實踐隊熱情介紹了該廠生產的與農業相關的產品,如大型噴霧器、控制開關等,并對隊員們提出的用于石斛培育產業的自動化灑水裝置表示了極大的興趣。

(圖為曹豐注塑加工電子廠廠長曹豐先生在為實踐對比成員介紹該廠生產的產品。吳佳慧 供圖)
深受鼓舞的實踐隊隨后來到龍坦村村委會和黨群服務中心,以及樂清虹橋鎮人民政府,分別與龍坦村黨委書記曹國杰和虹橋鎮鎮長管國偉進行了面對面交流。
曹國杰書記提到了智能農業的先例:“…80%的農田已承包給農業大戶,他們會將智能科技運用于管理農田,同時政府也提供了相應的經濟政策支持。”
虹橋鎮鎮長管國偉則是向實踐隊介紹了電子智聯小鎮和峃前村的電子產業與農旅結合的情況,與實踐隊分享了電子產業與農文旅融合發展的廣闊前景。

(圖為龍坦村黨委書記曹國杰與實踐隊成員面對面交談該村電子產業與農文旅發展的具體現狀。吳慧玲 供圖)
實踐隊之后在石斛基地進行了現場直播,除了詢問具體在銷石斛產品,網友們也對石斛花的美麗形態產生了濃厚興趣,提出了是否可以現場觀賞、購買的要求,給實踐隊提供了石斛產業農文旅結合發展的新思路。
通過此次考察,實踐隊成員不僅對溫州樂清虹橋鎮沙河村的石斛產業發展有了較為深入的了解,也對電子產業與農旅結合的挑戰和機遇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實踐隊將繼續與該地區的相關從業人員保持聯系、共同探索,并積極申報相關鄉村振興項目,深入挖掘石斛產業農旅業的潛在可能,共創數字新農業的美好前景。

(圖為在石斛基地與石斛基地負責人曹恒慶先生的合影。曹子舒 供圖)
(通訊員 吳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