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衡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如《周禮》中就有關于虞衡的記載,其職責包括但不限于管理山林川澤,確保自然資源的可持續利用,防止過度開發和破壞。虞衡制度的實施,體現了中國古代對于自然環境的深刻認識和保護意識,以及對生態平衡的重視。
積極推進生態治理,需秉持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的核心理念。保護是根基,確保自然生態不受侵害,方能維系地球生命系統的健康穩定;發展是動力,通過綠色、低碳、循環的方式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方能引領人類社會走向可持續的未來。唯保護之力,可守護綠水青山,讓自然之美永駐人間;唯發展之智,能激發綠色動能,促進經濟社會與生態環境和諧共生。
7月19日,在接收單位負責人的帶領下,小組成員一同前往山東省深基建設工程有限公司。項目經理帶領兩位同學參觀了公司內部,并簡要介紹了公司的整體概況、發展歷程、企業文化等。山東省深基建設工程有限公司,資質卓越,技術雄厚,設備齊全,擅長復雜深基礎工程。公司堅持質量信譽并重,秉承團結創新精神,科學管理,高效施工,贏得廣泛贊譽。已完成百余項大中型地基基礎施工及地質災害防治工程施工項目,以優質高效、安全低耗著稱,與公路、鐵路、電力、水利、自然資源等多行業建立長期合作,共同推動項目高質量發展,為行業樹立典范。
下午,兩位同學與項目經理及員工骨干于公司二樓會議室中舉行座談會。會中,項目經理詳細講述了公司的工程業績,包括滕州市官橋煤田煤礦廢棄井及篤山口風景區南側露天采石場環境治理工程、長島縣南長山街道趙王村南老虎洞地質環境治理項目等。項目實施中進行山體削坡清除了潛在滑坡體,通過修建擋土墻、截水溝、急流槽、錨桿框架梁等工程,徹底消除了地質實害隱患,地表植被得到恢復,保障了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進一步改善了自然生態環境,為同類已毀山體治理提供示范。
7月20日,小組成員一同前往地礦大廈,隨后進入山東省物化探勘查院,在正高級工秘師的帶領下進行大致參觀。在參觀過程中,高級工程師向我們簡要介紹了物化探院的整體概況、發展歷程,單位文化等。山東省物化探勘查院是山東省地礦局下屬事業單位,擁有省內唯一專業物化探勘查隊伍,業務涵蓋地球物理、化學勘查、水工環勘查、測繪地理等,科研技術實力強,已發展為綜合性地質勘查隊伍。
下午,兩位同學與山東省物化探勘查院工程師團隊于會議室中舉行座談會。會中,正高級工程師詳細講述了該團隊在水工環勘查、勘察施工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山東省物化探勘查院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在聊城開展 40 余年地下水和地質環境監測工作,完成國家地下水監測工程、水源地勘查、抗旱打井等項目百余項;率先開展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承擔了黃河流域生態地質調查和歷史礦山生態破壞與污染調查等國家重點任務。
在深刻認識到生態文明建設對于國家長遠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的重大意義后,各級部門實施科學治理措施,積極參與生態保護項目,實現生態治理的創造性實踐和創新性突破。我們堅信,這樣的努力必將為生態環境保護事業注入強大活力,為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作出不可磨滅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