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于每個人來說都只有一次。如果能夠以一種損失較小的方式來拯救生命,那便是極其有意義的。從小他就聽說過,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怎樣能實現這一目標,減少那些每日躺在病床上、手術室里的患者的緊張與痛苦成為他多年以來思考的問題。他是遼大亞澳的一名大學生,也是一位熱愛三獻事業的志愿者,2023年6月正式加入無償獻血的隊伍,2024年2月份正式成為了一名三獻志愿者。截至目前,他已經無償獻血四千余毫升,達到國家無償獻血奉獻獎(銅獎)的標準,這些血液至多可以挽救二十余條生命。下面從他個人的過往經歷,當下的行動以及未來的展望來講述他的無償獻血故事以及對此的一點思考。


2009年,他的外公病危,極其煎熬,他百感交集但又無可奈何,從那時起他就想做點什么來減輕病人的痛苦。平時身體比較好的他對這種煎熬很難感同身受。2022年,他的祖父不幸離世。這兩位親屬的去世之前他也沒有做出什么實質性的貢獻,他也感到十分后悔。讓更多的病人減輕痛苦,通過無償獻血的方式挽救更多生命便成為了他的許諾。他愿意義無反顧加入無償獻血的隊伍,只要他的身體狀況允許,相關的政策規定允許,他將始終如一為無償獻血事業貢獻綿薄之力。這不僅彌補了他對親人的遺憾,同時播撒希望的種子,為更多的患者和家庭帶來希望??傮w而言,國家這方面的政策越來越好了,相關的法律法規越來越健全了,有了這么好的政策制度保障他也放心了。盡管很多人并不理解他的做法,包括他的家人對此感到擔憂,但是他堅持真理,廓清思想上的迷霧,積極打破各種誤區,并向身邊人講述這方面的基本常識。2024年無償獻血日,他來到多個獻血屋門口向路過者宣傳相關的知識。
2023年6月16日,沈陽中華路太原街,他第一次走進無償獻血屋。起初他也是存在一定的誤區,思索無償獻血究竟會不會對身體造成影響呢,國家和社會對這方面的規定是否健全呢?第一次去獻血,血站工作人員解答了他的疑惑,明確告訴他無償獻血只需要獻出身體很小一部分血液,對于身體健康的人并不會造成影響,并且兩次獻血的間隔是比較長的,已經超出了身體血液指標能恢復原來的水平的時間了。懷著忐忑的心情,他完成了人生第一次獻血,300ml。有一次,他到外地旅游,看到獻血車,聽到廣播里面放著“無償獻血,拯救生命”,見到標語“用可以再生地血液拯救不可再生的生命。”
他呼吁更多的大學生加入到無償獻血的隊伍,成為一名熱血青年,也希望社會各界加強宣傳,將相關的法律知識納入課本,保證所有的人對此有所了解。一次獻血行,一生獻血情! 讓愛心通過血液傳遞,讓真情綿延不斷,讓人間充滿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