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熱烈昂揚的七彩假期校園中,一場關于古詩詞朗誦的課程在二年級班級正如火如荼地開展。在隊員班子墨、顧祎寒的帶領下,通過朗誦這門繪聲繪色的課程,同學們遨游在古人詩詞的世界里,全身心地體會品味古人的情操與品性,并將自己對詩詞的獨特理解用聲音的方式融合進朗誦中。

值得一提的是,二年級同學由于知識面不夠寬泛,并不了解唐詩宋詞的含義,在兩位隊員的帶領下,同學們對中國詩詞文化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與理解,并對李清照和蘇軾兩位詩人產生了濃厚的了解欲望,希望在未來,同學們能以朗誦為載體,繼續翱翔在中國古詩詞的獨特魅力之中。

國粹臉譜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承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和藝術內涵。在本次開展的手工繪制臉譜的活動中,隊員胡卓祎為同學們詳細介紹了臉譜的起源、發展以及不同顏色和圖案所代表的含義。
在同學們求職若渴的眼神中,隊員感受到了他們對這一古老藝術瑰寶充滿了好奇與期待。在課堂上,同學們發揮著無限的想象力,大膽地運用色彩,每一個步驟都充滿了挑戰和樂趣。經過一節課的精心繪制,一幅幅個性鮮明的臉譜作品在大家手中產生。

正值建國七十五載,為傳承革命精神,弘揚愛國主義思想,隊員郭思玥精心準備了紅歌教學的課程活動,首先,隊員帶領同學們了解了紅歌的定義及特點,讓同學大致了解的紅歌背后的歷史意義和時代價值,隨后帶著同學們學習了《國家》這首經典紅歌。同學們用嘹亮的歌聲抒發著對祖國的熱愛和對革命先輩的敬仰之情,稚嫩的歌聲的中卻充滿朝氣與力量,他們同時也潛移默化地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
相信在這次紅歌教學之后,同學們能將愛國主義精神深深根植于心中,并隨著學識與認識的增加,心中的愛國主義的小樹苗能長成一棵參天大樹,并在日常生活中以行動付諸實踐,真正貫徹愛國主義精神,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

在“雛鷹計劃”七彩假期開展的一天下午,實踐隊隊員和同學們一起開展了一場以同“旗”共進·凝匯班魂為主題的班旗特色設計的活動。班旗設計通過學生的創意與設計能力展示著各班團結、活力、個性化的特點。同學們積極參與其中,激發他們的創造力和團隊合作意識,加深著對班級集體榮譽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以鄉村振興戰略為指引,育鷹人篤行不怠。以支教筑少年夢為己任,“雛鷹計劃”社會實踐隊矢志不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