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加強社區居民們環保意識和提升垃圾分類能力,讓垃圾分類更簡單、更輕松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落實綠色發展,踐行綠色生活,進一步促進生態發展,2024年7月18日南通大學外國語學院“綠色足跡,藍圖繪心”實踐小分隊前往南通市啟東市長龍一村社區展開綠色生態實踐活動。在本次活動中小分隊隊員進行生動宣講,居民們積極參與,使得本次實踐活動取得圓滿成功,將不斷提高居民們的環保意識,也能促進他們對垃圾分類、綠色生態重要性的進一步理解。
活動前期,小分隊隊員積極籌劃活動內容、準備宣講材料、積極聯系社區負責人,小分隊隊員也來到長龍一村附近街道撿拾垃圾,這一舉動能夠讓隊員們提前了解垃圾分類的重要性并未后期實踐活動奠定基礎。在宣講過程中,小分隊隊員以生動形象地講述,從垃圾分類的現狀、方法、原因、原則等方面傳達習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符合人類社會發展規律,推動生態可持續發展。宣講時,居民們表現出高度的專注和興趣,他們全神貫注聆聽宣講內容,積極思考展現出對垃圾分類相關知識的渴望和對環保行動的支持。也有的居民表現出共鳴,他們結合自身生活經歷,與現場居民以及小分隊隊員分享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和自己的經驗,與宣傳者形成良好的互動和交流。

圖為小分隊隊員在進行社會實踐宣講。茅瑜 攝
活動中期,小分隊隊員與現場居民進行知識競答小游戲,并為積極參與互動的居民給予小禮物作為鼓勵。知識競答既增強了居民們對垃圾分類、綠色生態的進一步了解,掌握正確的分類方法和技巧,又活躍了現場氣氛,促進個人行為的改變,為居民們在生活中進行正確垃圾分類奠定基礎,提升環保責任感,可以號召居民們養成垃圾分類、保護環境的好習慣。與此同時,知識競答為居民們提供一個交流和學習的平臺,增強社區居民之間互動和合作,增進鄰里關系,也可以減少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提升社區工作成效。
活動后期,我們邀請社區書記科普垃圾分類知識。社區書記為我們講解垃圾分類知識以及居民在生活中如何進行垃圾分類,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書記說:“社區居民隨著年齡增長,一些觀念難以改變,我們不能只通過理論知識讓其改變觀念,而應該通過樸素的互動讓居民了解垃圾分類知識,也希望通過更多的實踐活動讓居民慢慢養成垃圾分類、保護環境好習慣》。“做好垃圾分類工作能夠提升我們社區、城市的整體形象和文明程度。這展現了我們對環境的尊重和對未來的負責態度。
在本次實踐活動中,居民們既掌握了垃圾分類相關知識,也進一步深化其對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小分隊隊員也在活動中更加理解垃圾分類與保護環境的意義,培養自己團隊協作能力,更好地踐行保護自然的責任和使命。同時,小分隊隊員也意識到不足,在書記指引下,成員們能夠加以改進不足之處,以青春之名守護藍天綠地,為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