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26日,西安科技大學晉陜蒙能源基地實踐調研團一行前往中國煤炭博物館,開展了一次深刻而富有教育意義的參觀學習活動。此次活動旨在讓團員們更深入地了解煤炭的形成過程、開采技術的演變以及礦業的生態環境影響。
中國煤炭博物館坐落于山西省大同市,是一座以煤炭為主題的綜合性博物館,館內藏品豐富,展示了煤炭在中國歷史、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角色。在博物館的講解員引導下,調研團成員們認真聆聽了有關煤炭形成過程的詳細解釋。講解員通過生動的模型展示了煤炭的形成是一個漫長而復雜的過程,從古代的植物遺骸到泥炭,再到褐煤、煙煤的轉化,每一個階段都蘊含著自然界的奇妙變遷。
在了解了煤炭的形成之后,團員們駐足于多個關于煤礦開采方式演變的展區。隨著科技的發展,煤礦開采的方式經歷了從最初的手工開采到現代機械化、自動化開采的巨變。調研團成員們通過對比不同歷史階段的開采工具和設備,深刻意識到技術進步為煤炭資源的開發帶來的效率提升及安全保障,盡管如此,過度開發也給環境帶來了諸多挑戰。
此次參觀的亮點之一是模擬礦井的體驗,團員們身臨其境,感受到了礦工在地下工作的艱辛與挑戰。模擬礦井還真實再現了煤礦作業的環境,讓大家對礦工的勞動強度和工作條件有了更直觀的認識。調研團成員紛紛表示,能夠親身體驗到煤礦的作業環境,使他們更加珍惜和尊重執著于這一行業的辛勤付出者。
通過這次參觀學習,調研團成員們不僅加深了對煤炭的認識,更對能源開發與環境保護之間的平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當前全球能源轉型的背景下,煤炭行業亟需向清潔、高效的方向發展,大家表示將積極關注相關研究,努力為推動我國能源結構調整貢獻力量。
調研團的活動在熱烈的討論和分享中圓滿結束。此次參觀不僅增強了大學生的專業知識,也激發了他們對未來能源發展的思考與探索的熱情,為以后的學習和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