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農業農村的現代化,就沒有國家的現代化。沒有鄉村的振興,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必然選擇。當前,我國已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三農”工作轉入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新階段。2024年7月14日,作為淮北師范大學“傾聽百村支書-使命與擔當下的鄉村振興之路”團隊的志愿者,前往安徽省馬鞍山市當涂縣年陡鎮正覺村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圍繞鄉村振興主題,志愿者實地走訪,拜訪正覺村村支書,看看鄉村振興新成果,感受農村發展新態勢,傾聽村支書使命與擔當下的鄉村振興之路。

前期準備工作就緒后,志愿者踏進了這個鄉村。經有關村干部引領,見到了正在村支部忙碌工作的村支書并向其虛心請教了一些問題。例如,在談到村子未來的發展規劃,村支書提到有三個亟待解決的,一是經濟,二是教育,三是醫療。他認為只有把最基礎的三個版塊完成,村子才能更加的欣欣向榮。
在與村支書交談完后,志愿者著重協助村干部進行了疫情防控重點人群的入戶送藥,五保戶,以及獨居老人上門服務的志愿活動。除此之外,志愿者也著重觀察了農村的自然環境以及針對環境治理方面的詢問。黨的十九大提出了試實施鄉村振興的戰略部署,要求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方針,統籌推進新農村建設。近幾年,村內進行改路,改電,改水,改校,改房,改廁,改暖的“七改工程”,還進行了道路硬化,村莊亮化,村莊綠化,村莊凈化,村莊美化的“五化工程”,村中的環境得到了極大的改善,村民的幸福感,獲得感也大大提升。但與此同時,隨著城鎮化進程的推進,部分農村群眾遷入縣城居住,農村房屋閑置,村莊整體環境不如縣城的問題還是存在,垃圾隨處亂丟,家禽不圈養等。志愿者認為,應加強輿論宣傳,引導村民樹立良好衛生習慣;其次,應發揮政府主導作用,鄉,鎮也要發揮治理主體的主觀能動性;最后,發揮群眾主觀能動性,讓村民自覺投入到環境治理衛生工作中來,真正認識到,自己是環境的主人。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強調,要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把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作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項重大任務,舉全黨全社會之力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讓廣大農民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這為我們以鄉村全面振興助力農業農村現代化指明了方向和路徑。下鄉的這幾天中,深刻理解到了“基層”的意義所在,這是時代賦予青年的使命。“不論將要去何方,已在路上便是最好的答案”。基層不黯青年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