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育”之寓教于勞,自立自強1.初識五一,認知職業
為了增強孩子們的勞動意識,培養他們的動手能力,實踐隊員開展了一堂豐富有趣的勞動教育課,在課堂上帶領孩子們共同學習有關勞動的知識,包括初步感知勞動、認識各種職業及其職責、簡要介紹五一勞動節等內容。
老師首先帶領孩子們初步感知“勞動”。她出示了各行各業的人:醫生、廚師、農民伯伯、老師、消防員的圖片并問孩子們他們各自的職責是什么。隨后老師進行總結:醫生的工作是治病, 廚師的工作是做出美味的飯菜,農民伯伯的工作是種出糧食……他們所做的這些工作都叫做勞動。
為活躍課堂氛圍,激勵孩子們積極回答問題,小朋友們每答對一次問題,老師就就會獎勵一個小貼紙。在認知職業的過程中,老師們發現孩子們對農民伯伯不太熟悉,于是進行針對性的介紹并教育孩子們要珍惜糧食,每餐做到光盤行動。除此之外,孩子們在老師的提問下了解到五一勞動節是屬于國際勞動人民的節日。除此之外,他們還能復述出勞動節的由來和意義。
孩子們有了初步的勞動意識后,實踐隊員們開始著重培養孩子們尊重勞動、熱愛勞動的好習慣。老師耐心引導孩子們整理大小不一的圖書、整理玩具、疊衣服、倒垃圾。
小朋友們在勞動教育課上不僅了解到五一勞動節,培養了尊重勞動的意識,還學會了一些基本的勞動技能,增強了動手能力。
圖為實踐隊員帶領孩子們了解五一勞動節。高揚攝
2.初學技能,擦桌疊衣
為了鍛煉小朋友們的動手能力,增強他們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自信心,實踐團開設了勞動教育課,教孩子們一些有用的勞動技能。主講老師郭晶認真備課,助講老師高揚和董樂嘉積極幫助并認真記錄。
第一節課講的是擦桌子。首先,主講老師為孩子們進行分解示范,向孩子們強調正確的擦桌子姿勢和步驟:用抹布輕輕擦拭桌面,擦拭的順序應該是從左到右,從上到下。考慮到小朋友們的理解能力較差,主講老師簡化了許多步驟并在每一次的示范過程中都會重新講解步驟,確保每一個小朋友都可以聽懂。最后便是小朋友的實踐,他們積極向老師展示自己學到的技能。在最后老師向小朋友講解了一些衛生知識,并告訴小朋友們在日常生活中要養成講衛生的好習慣。
圖為小朋友們擦桌子。龐竣珂攝
第二節課是疊衣服。疊衣服的步驟對特殊兒童來說是很難理解的。我們的隊員在當地老師的提醒下為孩子們編了一個順口溜:“兩扇大門關一關,左抱抱、右抱抱,點點頭,彎彎腰,捏起兩邊抱回家。”有了這個順口溜我們的教學活動便簡單了許多。在老師示范之后,小朋友們也積極實踐并展示自己疊的衣服。老師看了之后夸贊小朋友們做得不錯,獎勵了他們小紅花。
圖為小朋友疊衣服。龐竣珂攝
在這次課程的最后,我們實踐團隊員再一次告訴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要養成講衛生的好習慣,在家中要幫助爸爸媽媽疊衣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3.初操實踐,播種花朵
勞動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美德,勞動實踐課更是孩子們成長中必不可少的一課。在實踐期間實踐團給特殊兒童們開展了勞動實踐課,其中一課便為種花,花朵是美麗的象征深受小朋友們的喜愛,當得知可以自己親手種出一朵花的時候小朋友們都十分雀躍。特殊兒童只是有一些地方與普通兒童有一些不一樣,但對于大自然的向往以及屬于孩童的好奇心與童真都與普通兒童無異,所以通過種花這一課既可以激發孩子們的興趣又可以在歡樂中學習知識,是一項一舉兩得的活動!
圖為勞動實踐課進行中。高子涵攝
實踐隊員們首先用語言向小朋友們介紹了植物的生長過程,解釋了小小的種子會有大大的能量可以綻放出美麗的花朵,在吸引了小朋友們對興趣后便帶領小朋友們動手做一做,在充分保障小朋友安全的情況下讓每一位小朋友都可以參與其中,孩子們童真的笑容勝過尚未綻放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