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了解非遺文化,傳承古人千年智慧
時間:2024-07-23 00:01:11 關注:
7月17日至18日,為了深入了解卓筒井鎮非遺文化,傳承工匠精神,義旅陽光實踐隊前往了卓筒井鎮非遺文化陳列館進行參觀學習,親身感受到了古人智慧的高超,并決心一定要把卓筒井鎮非遺文化傳承下去。為達成此目標,7月19日實踐隊面向為干屏村的孩子們開展了以“非遺助力鄉村振興”為題的講座活動·。
卓筒井是大英縣卓筒井鎮的標志,也是手工制鹽的“活化石”。為了保護世界工業文明的這顆“活化石”,大英縣在這里修建了陳列館,把鑿井制鹽的全部工具收藏于館內。這些彌足珍貴的工具,是我國乃至世界人類鉆探工業文明起步的重要佐證。
卓筒井鎮非遺文化陳列館的講解員張蘋對義旅陽光實踐隊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并希望更多的年輕人能夠加入到文化保護與傳承的行列中來。“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活動,能夠喚起社會對傳統文化遺產保護的關注,讓更多的人了解和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珍貴。” 張蘋這樣對我們說到。
實踐隊一行人在陳列館內認真學習參觀了各種與卓筒井相關展品,如在卓筒井鉆探和修復過程中會用到各種各樣的鉆頭、汲取鹵水時會用到竹筒、熟牛皮“閥門”,以及當地先人們在灶房中進行煎鹽的場景模型,灶房中有鹽鍋、溫水鍋、鹽炕等設施。實踐隊員們聆聽了館內講解員張蘋的講解,了解到了這些傳統工藝的制作過程、文化背景及其在當地社區生活中的重要性。通過親身體驗和深入交流,實踐隊員們都紛紛表示想要積極參與到非遺文化的傳承與保護中。
這次的卓筒井鎮非遺文化陳列館之行不僅豐富了實踐隊員們的實踐經驗,也加深了隊員們對傳統文化的熱愛與理解。隊員們紛紛表示未來將以更加積極的姿態,參與到文化傳承保護的各項活動中來,為非遺文化的發展與傳承貢獻自己的力量。
此后,為了加強當地孩子們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識和理解,傳承和弘揚非遺文化,實踐隊在充分了解了當地的非遺文化和背景后,將在陳列館所了解到的非遺文化知識與自己對卓筒井鎮的非遺文化的理解結合起來,準備了一場面向孩子們的非遺傳承講座。同時,實踐隊聯系到了為干屏村村委會,表達了我們的宣講想法。為干坪村的郭書記對我們這次的宣講活動表示了高度贊揚,并提供了極大的幫助。她幫忙召集了村里的孩子們,并且為我們提供了宣講場地與所需設備。郭書記表示;“我們需要更多的人投入到非遺文化的保護和傳承中來,孩子們也是傳承非遺文化的重要一環”
在這場講座中,實踐隊員李子夜和薛蕊以淺顯易懂的語言和生動的圖片向孩子們介紹了如何更好地傳承非遺文化以及傳承非遺文化的鄉村振興價值。并且,我們通過豐富的實例,向孩子們講解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概念、分類和重要性,也向孩子們分享了我國豐富多彩的非遺文化,讓孩子們了解到與非遺相關的傳統技藝、民間文學、民俗等多個方面的知識。
在講解過程中,實踐隊詳細講解了卓筒井和濰坊風箏歷史文化背景和實際價值。孩子們也對其表現出濃厚的興趣,積極參與實踐隊安排的互動,紛紛表示想要成為非遺文化的小小傳承者。實踐隊員們看到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種子在孩子們心中悄然種下,也感到十分欣慰,相信在未來這些孩子們也能承擔起傳承和弘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任。
講解結束后,實踐隊也給小朋友們送上了精心準備的小禮品,希望通過這次的非遺文化宣講講座,能讓孩子們了解和熱愛我國的傳統文化非遺文化,增強他們的文化自信,為傳承和發揚非物質文化遺產貢獻自己的力量。同時,實踐隊也希望通過這次活動,能讓更多的人加入到非遺文化的保護和傳承。
實踐隊隊長安昱坤在活動結束后表示“這次活動讓我深刻體會到非遺文化的重要性,我希望能夠將這些知識傳遞給更多的人,讓更多的人了解和傳承我們的傳統文化。”實踐隊副隊長蔣宇宸也說到“通過這次活動,我看到了孩子們對非遺文化的熱情和興趣,這也讓我更加堅定了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的信念。”
通過組織和參與本次活動,實踐隊員們提升了自身組織協調、溝通交流、教學演示等能力,也為今后繼續參與組織類似活動積累了寶貴經驗。義旅陽光實踐隊將繼續關注非遺文化,為傳承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播種未來的文化傳承者而不懈努力!
作者:義旅陽光實踐隊 來源:義旅陽光實踐隊